|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學用失衡 博士出路窄化
發表人 Rawls  

發表日期

9/29/2011 5:38:16 PM
發表內容             2011-09-29
            中國時報
            【吳瑞北】

             國科會憂心國內目前每年博士班畢業生超過三千七百人,已出現人才供過於求的問題;教育部也指出現在每年產出的博士確實太多,尤其是電機、電子類研究所的博士,對於近幾年許多研究型大學大幅擴增博士班名額是一個重大警訊。

             這些博士畢業後到那裡去?以九九年十月資料顯示,在國科會計畫項下聘任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高達二三四五人。換言之,博士還有嚴重學用失衡問題,研究型大學訓練了太多領域類似的博士生,其中很高比例找不到合適工作,成為流浪博士。

             流浪博士現象不只代表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也造成國科會研究經費的排擠。以二三四五人計,年度總經費近二十億,已接近國科會一般專題研究計畫一成。

               而受經費排擠最慘重的是較資淺的教師,也是最有潛力的國家未來研究主力,後遺症不可謂不重。若能充分就業,少一個博士後,即代表可多支持一個研究計畫,或是多支持十個研究生助理津貼。

             一個有水準的大學,應正視它對社會應有的責任感,就像一個好的公司,當它製造出大量滯銷產品,就須非常嚴肅正視問題的成因,並提出有效的方案來解決。大學不應該為了重視世界排名,過度強調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研究論文發表,而忽視人才培育為其更重要的社會責任,也可以說是另一種SCI,但這是Social   Contributions   Index的縮寫。

             以工程師實事求是的觀點,減輕流浪博士的問題,化危機為轉機,基本想法就在於「開流節源」,建立博士生及博士後多元職涯發展機制。開流者,要增加業界共同投入合作教育機制,以促進學用合一。

               具體的模式有二:一、現有學界博士後研究人才,鼓勵參與產學合作計畫,產業界配合補助額外津貼以為激勵。二、鼓勵實驗室與業界作更緊密結合,由業界出資進行計畫,並由博士後人力來執行,成為業界的先期研發基地。

             單靠開流不夠,還要「節源」,要引進市場機制,改善教育環境及學術價值體系,避免學界訓練過多與業界需求脫節的博士。教育部對各大學評鑑的指標,要加強重視博士生就業狀況、雇主滿意度,對社群的貢獻與奉獻。同時也要放寬對研究生收費標準管制,讓大學可適度提高學雜費反映成本,但鼓勵以產學合作模式補助學雜費減少學生負擔。

             除此以外,規畫博士班學生參與產業實習,及早落實學生「實作能力」與「職場倫理」之培養,形塑注重創新實現能力的工程文化,可疏通台灣博士生出路窄化困境,銜接產業創新研發人力資源。具體的作法可配合工程認證,促使各校逐漸加強實習課程並持續改善。

               相關經費初期可以責成教育部編列中綱計畫,補助業師薪資、學生保險、及課程開辦費用等;長期應由業界認養,政府可以配合修改研發替代役制度,審核時以業界提供全薪產業實習人數為重要指標,以實質鼓勵各大企業增加實習機會。(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回覆 在9/29/2011 8:01:50 PM的回覆:
學用失衡   律師出路窄化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