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請問至對岸唸博士相關問題
發表人 考生  

發表日期

1/3/2013 6:19:00 PM
發表內容 版上各位前輩大家好:

我去年碩士畢業,有想要再繼續進修,
但國內博士最理想狀況至少也要唸4年,而且要很認真才有辦法.
有個朋友跟我說去對岸唸博士3年就可以畢業
他說他一個朋友在台灣並非法律科班出身,
去大陸浙江只花了3年就拿到行政法博士.
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的指導教授當年國考都是狀元跟探花,
他老人家當年博士也是唸了4年才畢業..
以目前台灣公法組的碩士來說,能夠三年畢業就很優秀了..
台灣公法類的博士要三年畢業幾乎是不可能..

請問去對岸大陸唸法律博士是否值得呢?
台灣對大陸的文憑接受度如何?畢業後的學歷是否會被質疑?
另外,去大陸唸法律博士是否會被認為是投機取巧的管道??
因為國內法律學者大多留學美、德、日,而且不容易畢業
若去大陸唸個3年就拿到法律博士,有點擔心會被學界質疑..

因為身邊沒有相關人士可以解答我的疑問,所以來這邊請教大家.

在此先感謝各位,謝謝!
回覆 PP 在1/3/2013 6:23:07 PM的回覆:
真的那麼愛唸書喔~   唸完後   可以找哪些工作賺錢?   還是家裡有錢不用考慮這種問題?
回覆 TT 在1/3/2013 6:39:17 PM的回覆:
這我有一些接觸的經驗可以給你參考

我認識一個五六年前去北大念博班的學姊
還有一個念浙江的學長

第一個你要能忍受那邊的環境
生活習慣絕對跟台灣不同
另外還有學生相處的問題
第二是政治環境變化的敏銳度
當年他們去,當作台灣學生都還是有一定優勢
畢竟當年交流不像現在
現在交流溝通順暢多了,台生自然吸引力下降
很多可以直接一流學府相互交流
念浙江那個學長
是先在台灣念博班,跟的那個老師因為要去中國發展
所以順便叫他也去念那邊的博班
但事後看起來,似乎先發優勢沒有預期中的好,因為開放實在太快了

第三是成效
那位學姊畢業後是在中國的外商,幾年就回台灣了
找工作的人脈絕對是留在台灣比較好
雖然現在逼近飽和
但我認識很多現役的博班學長
都有在兼私校教職了
跟對老闆的人脈更不用講,幾乎多少都會幫忙
中國目前我不確定
但他們的千人計畫是針對理工科
若不是那種
一般大學聘的,薪水比台灣教職還少,幾乎都要去外面兼差
現在中國的學歷要來台灣找工作,可能吸引力也沒那麼大
還是要考慮清楚
若單純差一年
我是覺得待在台灣會比較好
連我去英國念博士的親戚也說
不管怎樣,還是在台灣好,雖然很多人看他在牛津做博後很羨慕
那種生活習慣,生活習性的東西是很難言喻的
回覆 考生 在1/3/2013 6:52:25 PM的回覆:
感謝TT前輩的意見

我有大略查過一些資料,但負面評價似乎還不少..
有人說大陸的法律學術水平大約還差台灣十年以上
也有人說大陸的學術生態有很多問題存在,似乎比台灣還複雜.
因為無從考證這些言論是否屬實,所以我有些猶豫..
且國內頂尖的學者幾乎都是留學美日德,鮮少聽聞留學大陸的
怕到時候大陸的博士在台灣只被承認為碩士畢業而已..
回覆 9527 在1/3/2013 8:39:30 PM的回覆:
去中國大陸學法律???
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想笑~~~
實在不知道去法治落後地區學回來的法律,它的功能是???
回覆 TT 在1/3/2013 9:16:49 PM的回覆:
你講得沒錯
學術圈的傳聞我也有聽過
基本上他們也是在衝量
從他們一般薪資比台灣低就知道了
還是得去搶資源

我曾經看到一個研究領域   (不是法律
後來出書
同一個作者,出了三本書
但內容幾乎完全一樣
非常扯
雖然台灣多也有一稿多用的情況
但目前看起,相比狀況是輕微許多,而且台灣通常會修飾很多

另外你說他們進不進步
學術就商法領域算還可以
因為很新,社會經濟環境也衝很快,所以很敢搞新制度
有些速度是台灣比不上的
我聽過的講者感覺也還OK,大方向不會差太多
不過你也要考慮經濟變遷的因素,下個三年還會是現在的局面嗎?
其他類科就不一定了
有些是不敢恭維,像我去參加過一場研討會
講偏公法的,講者就一直主張中華文化特色怎樣的
不能用西方角度去批評
實務界的話
那又更慘了,你應該知道他們連司法獨立都沒有吧
法院的預算是地方政府給的
連他們學者也說法院目前的判決人為因素還是很強烈
不管是單純感情或是檯面下
總之,說理很薄弱

不過好不好還是要看你選的學校、領域跟以後發展去評估
像如果你念北京大學,外文夠好,研究夠強
也是有可能去國外當繼續研究阿

另外補充一點
前面說生活習慣的問題
那個學姊是說
當地同學競爭很強,壓力很大
還有政治問題幾乎一定會被戰的,要有心理準備
回覆 .... 在1/4/2013 12:48:50 AM的回覆:
如果是去唸北大、政法,培養關係以後可以經商,說不定當官,那是不錯。台灣也不少人去唸。
若想研究學問走學術路線...你開玩笑嗎?
回覆 路過 在1/4/2013 1:24:15 AM的回覆:
研究學問走學術路線,公法可能的確比較不適合到大陸去

因為大陸的公法受政治影響很大

如果是研究民商事法,就可以考慮

因為大陸是聯合國會員國,他們的民商事法,可是跟國際接軌的!

研究所的教授說,大陸的民商事法,很多地方比台灣的民商事法,更「國際化」、更跟得上國際時代潮流
回覆 阿亮 在1/4/2013 10:18:17 AM的回覆:
國際法方面大陸比台灣強,可是其他法科就差很多,至於那邊教授素質有好也有壞,這是不爭的事實,過去再幫教授辦講座時,有教授發表文章當面提請學生幫忙翻譯外文文獻,而且還抄襲其他教授翻譯作品。不過大陸翻譯外國法學著作,比台灣多太多也是不爭事實,台灣的翻譯精確度比大陸高很多,可是翻譯外文資料很有限,實際上很多碩士生再寫論文時,多少會參考大陸翻譯的外文文獻。
回覆 恩~~ 在1/4/2013 11:47:15 AM的回覆:
現在不討論兩岸實務面
因為大陸的實務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這點就不多說了   

單就學術面來看
大陸的學術進步是讓人吃驚的
大約六年前有一些公法學者到浙江大學去開研討會
回來之後告訴學生它們的程度至少落後台灣20年
因為他們不管在報告內容或是理解上都不太正確
去年有些學者又到大陸去開研討會
這次還帶了徒子徒孫一起過去開會
結果這些徒子徒孫實在太丟人了
因為報告的內容就是把教科書拿出來剪貼
剪貼的內容還是舊版的   在會中就被電爆   
其中有一位報告內容算是用心的人
拿了一些還未公開的內容報告
裡面就有人提問到核心觀點
會後這位報告人去問他怎麼會有這些東西
他說   他自己寫信去跟作者要的
回來以後這些人說大陸的公法學術水準
其實跟台灣相差不到五年


看你怎麼想   如果你是要想拿學位又想磨練一下
看起來大陸進步的速度應該是有挑戰性
如果你是想走學術路線
大陸當然就不會是首選
回覆 路人 在1/4/2013 12:21:13 PM的回覆:
簡單說
想走學術研究建議留學歐美
想混文憑或是搞政商關係的就去大陸

大陸三年就可以拿公法博士?
應該是沒啥嚴格的學術門檻才可以這麼快拿到學位吧..
這種文憑拿了有何用處?台灣學界會承認嗎?
國內公法界大佬似乎還沒聽過有人三年就拿到博士的
難道去大陸唸書法學程度就會突飛猛進,超越國內許多法學前輩?

現在大陸怎樣我不清楚,
但以前剛開放台生去大陸唸書的時候,對台生有許多優待
簡單說,就是有補助且讓你容易畢業,就像我們的港澳僑生一樣

買東西都知道要買made   in   Taiwan
生病看醫生都知道要找台灣醫生
學法律卻反而想要去大陸?
應該不會有人說他想要去非洲學醫吧?
回覆 畢業生 在1/4/2013 12:31:31 PM的回覆:
非洲可以行醫
回覆 路過 在1/4/2013 2:29:29 PM的回覆:
管見以為,其他領域不知,但到大陸研究民商事法,是可以考慮

原因如前所述,大陸是聯合國會員國,他們的民商事法,是跟國際接軌的

因為他們立法必須跟聯合國的法規相銜接

台灣則反而不用

舉例來說,像大陸的民法的訂立,就必須參照聯合國國際商品買賣契約公約

而其他的聯合國會員國,像是德國2002年施行的新德國民法,也是參照聯合國國商品買賣契約公約訂立的

造成大陸的民法,反而跟德國的新民法規定大致相同

但台灣的民法,反而是參照德國的舊民法訂立的

就跟聯合國的會員國有差異

當然,如前面有大大說的,大陸翻譯的聯合國各種公約的翻譯,非常得多,去那裡研究聯合國的各種公約,比台灣方便很多
回覆 dd 在1/4/2013 2:53:01 PM的回覆:
不是只需三年就可以拿博士

而是他規定就是三年         

但最近有些大學規定要四年才能拿
不過畢竟是極少數
絕大多數學校都是規定全職3年拿博      

至於為何沒有中國博士在臺任教?
很簡單   以前不承認大陸學歷      
所以政大某教授      第一批去大陸念書的人      
回臺後又跑去政大念博士   才能在臺灣任教      

我認為臺灣法學學術圈不太可能聘請一位大陸博士
缺已經夠少了      還有一堆土博洋博找位置

如果真的有實力      也是有臺灣人拿大陸博士在大陸的學校找教職
王冠璽   東吳學士   臺大碩士   北大博士      浙大教授
http://www.ghl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55&object_id=35178
回覆 路過 在1/4/2013 3:26:40 PM的回覆:
開版是唸公法,如果真的想要到大陸唸書,建議可以唸公法跟民商事法的交界領域,或是比較不會受不同的政治制度影響的領域,像是BOT、BOO、或是像稅法之類的領域

至於未來是想要從事教職的話,可能要考慮樓上或其他大大所言,要考量清楚,畢竟未來是少子化的時代
回覆 今年畢業 在1/9/2013 12:50:38 PM的回覆:
我現在在中國政法唸博士第3年,前面幾位的看法基本上沒錯,大陸的學位基本上3年即可取得,關鍵是要能在期刊刊登文章且論文要能夠寫得出並外審通過。

大陸方面對於台生的要求比較鬆,對陸生的要求則非常高,台灣學生的文章及論文很多是花錢刊登或請人代寫,自寫的品質也無法和國內相比。

大陸每年土產的博士有4萬多人,因此不管學術或實務界對大陸「博士」均不會非常看重,如果沒有其他條件,僅有大陸「博士」學位去大陸申請教職,即使錄取可能月薪也只有人民幣5000(約台幣25000)。

但我還是覺得去唸是有價值的,特別目前已有固定工作的(我本身已有固定工作),因為中國正在快速的竄起,今日的北大未知是否會成為日後東方的哈佛,中國學校最可怕的不是教授而是學生,中國大學博士班的陸生,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我的同學及學弟妹都幾乎是各省的狀元,以政法為例,目前大陸法科排第三,山東省一年才5個名額,海南更只有1個名額,我二個大陸同學英文程度達到免修的程度,加上國際資源豐厚,每年提供20個免費的國外學位交流機會,二個大陸同學博二時,一個去英國唸博士,一個去美國進修1年,這些都是大陸大學潛在的實力,我在大陸當地參與老師的研究計畫,碩一新生已可就老師分派之原文書籍進行獨立研究,而台灣的碩一新生可能與大學生並無不同,而且大陸的老師非常講求「實用」與「效益」,當你援引國外理論提出一項主張時,大陸老師會問你可以對大陸法制產生如何的「收益」,理論正確花費巨大或是太過精細實務上無法操作之建議並不會被認同。

學位拿到後,雖然在台灣學術界沒有大作用,但有下列功能:
1.大陸高校教職之入門,雖然全職收益不高,但可考量兼職,畢竟「○○大學副教授」頭銜還是有一定份量的,可提升與大陸相關工作的權威性。
2.台灣與大陸研究之相關系所可以兼課。
3.可擔任與大陸有關職業訓練的講師。
4.建立大陸人脈(大陸採師徒制,老師的所有學生都很團結)
5.名片上可以印○○○博士(稍微虛榮一下)
當然這一切要建立在已有其他工作的情形下,大陸博士學歷只是鍍金粉,看上去亮亮的而已,所以不主張全職生去唸。
回覆 考生 在1/9/2013 5:44:16 PM的回覆:
非常感謝樓上前輩提供的親身經驗
您說的似乎跟我所打聽到的情形差不多..
感覺去大陸全職唸法律博士投資報酬率不是很高
我有問到一個同學的朋友也是大陸法律博士畢業
不過他唸的學校沒有您那麼好,他是唸浙江某大學博士班
他大學不是法律本科系畢業,碩士好像也跟法律沒太大關係
去大陸全職三年就拿到法律博士,後來回台灣也找不到教職
最後只好去某學會當行政人員..
而且目前台灣前面幾間學校的公法教師似乎均未任用大陸博士
可能就如前面幾位前輩所說的,缺已經夠少了,
又有歐美名校博士在等缺,很難輪的到大陸博士
看來想走學術路線而去大陸唸博士班的風險似乎還不小..
回覆 今年畢業 在1/10/2013 9:43:46 AM的回覆:
給樓上的考生
如果您有志於學術發展,我個人建議還是要到美國、日本或歐洲去唸博士,我有一個台灣學弟本身已取得政大博士、美國博士論文口試完畢及政法博士班在學,但國內學校尋求教職時,國內學校仍要求等取得美國博士再說,所以學術還是很重視門第的。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