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新聞)1夫2妻 法院認證
發表人 頭有點昏,看不太懂  

發表日期

9/16/2013 5:38:13 PM
發表內容 ..自由時報   –   2013年9月16日   上午6:10.
....離婚另結   又娶前妻

〔自由時報記者楊政郡/台中報導〕是的,此君合法擁有兩個老婆,且獲得法院認證!錢婦89年與莊某離婚,莊某另與劉女公證結婚但「未登記」,一年後,錢婦與莊復合結婚且登記,錢婦訴請撤銷莊、劉的婚姻,但法官查知莊盜刻證人印章致「莊、錢的離婚無效」;另依大法官第362號解釋文,劉女是無過失第三者,「莊、劉的婚姻有效」,法官遂判兩次婚姻都合法,莊可享齊人之福。

4天陪小   3天陪大

據悉,莊每週一至週四睡劉女處,週五至週日睡錢婦處,但錢婦不甘心「與人公家尪婿」(台語,與人共事一夫),昨受訪時向記者表示一定上訴;至於莊、劉,因未聯絡上,無法得知看法。

判決書指出,錢婦、莊某在83年元月結婚,育有2男1女,89年因莊沉迷打麻將,夫妻口角,莊要求離婚,錢也負氣「要離就離」;莊私下盜刻岳父、岳母印章,在離婚協議書證人欄蓋章,89年8月18日完成離婚登記。

隱瞞重婚   2妻不知

同年10月16日,莊與劉女到台中地院完成公證結婚,但一直沒去戶政事務所登記。此時錢婦與莊重修舊好,在錢婦提議下,同年11月10日兩人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但莊隱瞞重婚,錢婦、劉女都不知情。

自首重婚   過追訴期

去年,錢婦從「LINE」意外發現老公外面有女人,跟蹤到劉女住處,發現莊、劉有染,還在90年生下一子,憤而提告妨害婚姻,但莊早一步向地檢署自首「重婚」,但因重婚罪已過追訴期,獲不起訴確定;至於妨害婚姻,因莊、劉確有公證結婚,性生活屬合法行為,也不起訴確定。

小老婆婚姻也有效

錢婦不服,向法院主張一、她與莊的婚姻存在,二、莊與劉女婚姻應撤銷;台中地院審理發現,錢、莊的離婚協議因程序不完備(兩名證人為無效證人)致婚姻仍存在。至於莊、劉婚姻,適用大法官第362號解釋文,劉女是無過失第三者,婚姻也有效。


*****


1.請問有大大能提供判決字號嗎?(怕是記者沒看懂判決)

2,親屬施行法四條之一,不是有溯及效力嗎?

男方惡意,卻能合法重婚?有人知道為什麼?


回覆 這件 在9/17/2013 6:22:35 PM的回覆:
102,婚,15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2年度婚字第15、216號                                          
原   告 錢慧嫻 
訴訟代理人 林更祐律師
複代理人  吳美智 
被   告 莊俊雄 
      劉宜蓁 
   (原名劉蕙心)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婚姻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一○二
年八月十二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乙○○與原告間婚姻關係存在。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乙○○負擔二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按數家事訴訟事件,或家事訴訟事件及家事非訟事件請求之
            基礎事實相牽連者,得向就其中一家事訴訟事件有管轄權之
            少年及家事法院合併請求,不受民事訴訟法第53條及第   248
            條規定之限制。前項情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
            結前為請求之變更、追加或為反請求。法院就第1項至第3項
            所定得合併請求、變更、追加或反請求之數宗事件合併審理
            時,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合併審理前各該事件原應適用
            法律之規定為審理,家事事件法第41條第1   、2、6項定有明
            文。本件原告起訴原僅列乙○○為被告,其訴之聲明為:「
            確認被告乙○○與原告間離婚無效」,嗣於民國一百零二年
            一月廿一日具狀更正訴之聲明第一項為「一、確認被告乙○
            ○與原告間婚姻關係存在」,復於一百零二年二月廿一日並
            追加丙○○為被告、追加訴之聲明第二項「請求確認被告乙
            ○○與被告丙○○於八十九年十月廿六日所為之結婚無效」
            ,揆諸上開說明,與上開法律規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
            原告與被告乙○○於民國83年1月26日結婚,並育有二子一
            女,惟雙方曾於89年8月間因細故口角,被告乙○○當時竟
            輕率要求與原告離婚,原告於盛怒及拉不下臉的情況下,竟
            率予答應,雙方即於89年8月18日書立離婚協議書,並由原
            告提供原告父母錢丙登、黃春枝之身分證影本及被告持伊曾
            代原告父母錢丙登、黃春枝所刻之印章蓋於離婚協議書之證
            人欄上,雙方並相偕至戶政事務辦理離婚登記,證人錢丙登
            、黃春枝對於離婚之事並不知情,且始終未在場見聞兩造離
            婚之事實,足見上開離婚協議書上縱有二名證人錢丙登、黃
            春枝之簽名,仍不能謂已符合離婚之法定要件,是兩造之婚
            姻關係仍屬存在,且雙方於同年11月10日又重新結婚並於同
            年月15日辦理結婚登記。但因被告乙○○於89年10月26日雙
            方離婚登記後,與被告丙○○公證結婚,惟被告等迄今並未
            為結婚登記,且被告乙○○從與原告於83年結婚迄今,始終
            與原告同居一處,從未有夜不歸營的紀錄,被告等顯為惡意
            重婚,故其等間結婚應為無效等語。並聲明:求為判決(一
            )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二)確認被告乙○○與被告丙○○
            於八十九年十月廿六日所為之結婚無效。
貳、被告則以:
一、被告乙○○部分:
            對於證人錢丙登、黃春枝於離婚時並未在場不爭執,被告乙
            ○○並未告知證人錢丙登、黃春枝有關離婚之事,但原告有
            無告知,被告乙○○則不知情,但原告確實有離婚之意,原
            告與被告乙○○之離婚應為有效,被告等均為善意無過失,
            伊等間之公證結婚應有效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二、被告丙○○部分:
            對於原告與被告乙○○間之離婚是否無效並不知情,僅知被
            告乙○○於89年8月間離婚。被告丙○○與被告乙○○係於8
            9年10月16日舉行公證結婚典禮,與被告乙○○結婚時,被
            告乙○○之身分證為單身,伊信任而為公證結婚,伊為善意
            且無過失,伊等之結婚應為有效。對於原告與被告乙○○再
            為結婚登記係事後被告乙○○告知,為了子女始忍耐至今等
            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
            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故確認法律關係成
            立或不成立之訴,倘具備前開要件,即得謂有即受確認判決
            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第1031號判例參照)
            。本件原告主張其與被告乙○○間之離婚,雖已簽署離婚協
            議書並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惟因欠缺法定方式,離婚
            應屬無效等語,被告乙○○則認為其與原告之婚姻已因離婚
            而不復存在云云,則原告與被告乙○○間就婚姻關係是否存
            在有所爭執,足見其等間之婚姻關係存否即有不明確,將導
            致原告在私法上,是否為被告乙○○配偶之地位有受侵害之
            危險,自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原告自得提起訴之聲
            明第一項之確認之訴。又被告乙○○與原告離婚後,復於89
            年10月16日與被告丙○○舉行公證結婚典禮,且被告等均主
            張伊等之結婚有效,此將導致原告在私法上,是否為被告配
            偶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自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原告並得提起訴之聲明第二項之確認之訴。
二、復按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
            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民法第1050條定有明文。所稱兩
            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並應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此為民
            法第1050條所規定之方式。因此,夫妻間雖有離婚之合意,
            惟如未依此方式為之,依民法第73條規定,自屬無效(參照
            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1001號判例、71年度台上字第4712號
            判決)。再者,民法第1050條規定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
            並應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其立法意旨在於確實證明當事
            人確有離婚之合意,而非出於脅迫或詐欺(參照最高法院69
            年度臺上字第105號判決)。而離婚之證人,雖不限於作成
            離婚證書時或協議離婚時在場之人,然必須親見或親聞雙方
            當事人確有離婚真意之人,始得為證人(參照最高法院68年
            臺上字第3792號判例及69年度第10次民事庭決議)。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伊與被告乙○○雖於89年8月18日簽署
            離婚協議書,並於同日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然離婚協
            議書上之證人錢丙登、黃春枝,未於兩造離婚時在場,且未
            親見或親聞雙方確有離婚真意等事實,業據原告提出戶籍謄
            本1份、離婚協議書1份為證;復經本院傳訊證人即原告之母
            黃春枝到庭陳證:「(提示離婚協議書,這印章是否是你的
            ,名字是否是你簽的?)我沒有那個印章,也不是我簽名的
            。(你是否知道兩造離婚的事情?)我不知道。(你有看過
            這份離婚協議書嗎?)我沒有看過。(你是否知道兩造有跟
            你說離婚的事情?)沒有」;又經本院傳訊證人即原告之父
            錢丙登到庭陳證:「(提示離婚協議書,這印章是否是你的
            ,名字是否是你簽的?)印章不是我的,也不是我簽名。(
            你有看過這份離婚協議書嗎?)沒有。(你知道他們離婚的
            事情嗎?)不知道。(他們有告訴你要離婚,並請你簽離婚
            協議書嗎?)答:沒有。」(詳本院102年2月21日言詞辯論
            筆錄)。而原告、被告乙○○對伊等並未告訴證人離婚的事
            情,亦均表示無意見,則依上述證人所言,證人確未親見或
            親聞雙方當事人確有離婚真意,已堪認定。
四、綜上所述,兩造離婚協議書上之證人黃春枝及錢丙登未親自
            見聞兩造有離婚真意,則原告與被告乙○○之協議離婚即未
            具備二人以上親見或親聞兩造確有離婚真意之證人簽名,而
            未依民法第1050條規定之方式為之,依民法第73條之規定自
            屬無效。則原告與被告乙○○之婚姻應尚存在,其所為訴之
            聲明第一項之聲明自應准許。
五、原告另主張因被告乙○○於89年10月26日與原告離婚登記後
            ,竟與被告丙○○公證結婚,且被告等迄今並未為結婚登記
            ,且被告乙○○從與原告於83年結婚迄今,始終與原告同居
            一處,從未有夜不歸營的紀錄,被告等顯為惡意重婚,故主
            張其等間結婚應為無效云云,被告乙○○則主張雖證人錢丙
            登、黃春枝於離婚時並未在場,但原告確實有離婚之意,並
            已為離婚登記,原告與被告乙○○之婚姻已不存在,被告等
            之公證結婚並非重婚,應為有效;被告丙○○則辯稱:伊與
            被告乙○○結婚時,被告乙○○之身分證為單身,伊信任而
            為公證結婚,伊為善意且無過失,伊等之結婚應為有效。則
            依上述,原告與被告乙○○間之婚姻既因離婚無效而婚姻尚
            屬存在,則被告等嗣後於89年10月16日所為之公證結婚自為
            重婚,茲應審究者為被告等結婚時是否為善意無過失?被告
            等之重婚是否無效?
(一)本件原告雖主張被告等重婚時,均明知「原告及被告乙○
                  ○之離婚為無效」,被告等為惡意,惟此為被告等所否認
                  ,原告雖聲請傳訊證人即原告與被告乙○○之子女甲○○
                  證明被告乙○○經常在家,極少外宿,而認被告等為惡意
                  ,惟縱認屬實,被告丙○○既於結婚前即已知悉被告乙○
                  ○曾離婚並育有子女,則於被告等結婚前,被告返家住宿
                  應屬當然,並無不合常情之處,亦不能以結婚前被告乙○
                  ○返家住宿,即認為被告丙○○於重婚時明知或有過失而
                  不知「原告及被告乙○○之離婚為無效」,原告就此尚難
                  認已盡舉證之責。而被告乙○○明知離婚時證人並未親見
                  親聞,卻於離婚未久即與被告丙○○結婚,被告乙○○與
                  被告丙○○重婚,應難認為善意且無過失。
(二)按83.08.   29之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2號解釋之解釋文為「
                  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第二款關於重婚無效之規定,乃所以
                  維持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之社會秩序,就一般情形而言,與
                  憲法尚無牴觸。惟如前婚姻關係已因確定判決而消滅,第
                  三人本於善意且無過失,信賴該判決而與前婚姻之一方相
                  婚者,雖該判決嗣後又經變更,致後婚姻成為重婚,究與
                  一般重婚之情形有異,依信賴保護原則,該後婚姻之效力
                  ,仍應予以維持。首開規定未兼顧類此之特殊情況,與憲
                  法保障人民結婚自由權利之意旨未盡相符,應予檢討修正
                  。在修正前,上開規定對於前述因信賴確定判決而締結之
                  婚姻部分,應停止適用。如因而致前後婚姻關係同時存在
                  ,則重婚之他方,自得依法向法院請求離婚,併予指明」
                  ;而91.12.03之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52號解釋之解釋文為
                  「本院釋字第三六二號解釋謂:『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第
                  二款關於重婚無效之規定,乃所以維持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之社會秩序,就一般情形而言,與憲法尚無牴觸。惟如前
                  婚姻關係已因確定判決而消滅,第三人本於善意且無過失
                  ,信賴該判決而與前婚姻之一方相婚者,雖該判決嗣後又
                  經變更,致後婚姻成為重婚,究與一般重婚之情形有異,
                  依信賴保護原則,該後婚姻之效力,仍應予以維持。首開
                  規定未兼顧類此之特殊情況,與憲法保障人民結婚自由權
                  利之意旨未盡相符,應予檢討修正。』其所稱類此之特殊
                  情況,並包括協議離婚所導致之重婚在內。惟婚姻涉及身
                  分關係之變更,攸關公共利益,後婚姻之當事人就前婚姻
                  關係消滅之信賴應有較為嚴格之要求,僅重婚相對人之善
                  意且無過失,尚不足以維持後婚姻之效力,須重婚之雙方
                  當事人均為善意且無過失時,後婚姻之效力始能維持,就
                  此本院釋字第三六二號解釋相關部分,應予補充。如因而
                  致前後婚姻關係同時存在時,為維護一夫一妻之婚姻制度
                  ,究應解消前婚姻或後婚姻、婚姻被解消之當事人及其子
                  女應如何保護,屬立法政策考量之問題,應由立法機關衡
                  酌信賴保護原則、身分關係之本質、夫妻共同生活之圓滿
                  及子女利益之維護等因素,就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第二款
                  等相關規定儘速檢討修正。在修正前,對於符合前開解釋
                  意旨而締結之後婚姻效力仍予維持,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
                  第二款之規定關此部分應停止適用。在本件解釋公布之日
                  前,僅重婚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而重婚人非同屬善意且
                  無過失者,此種重婚在本件解釋後仍為有效。如因而致前
                  後婚姻關係同時存在,則重婚之他方,自得依法向法院請
                  求離婚,併此指明」。
(三)則細譯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2、552號之解釋文以觀,前開
                  362號解釋其意旨主要在於「信賴保護原則」,即對因信
                  任離婚確定判決而再婚之後婚,若前婚因再審而回復婚姻
                  效力時,仍應保障後婚效力。對後婚之相婚人為善意且無
                  過失時,重婚之後婚即應認為有效。同時存在之前後婚姻
                  ,重婚者他方可以訴請離婚。而前開之552號則補充:1.
                  信賴協議離婚之登記者亦應受保護。2.後婚姻兩造對前婚
                  離婚之信賴應要求嚴格,須重婚兩造均為善意且無過失,
                  後婚姻始能維持,以免重婚破壞一夫一妻制度。應修法決
                  定二婚姻保護何者並補定其他保護措施。修正前對符合兩
                  造善意無過失者應維持其婚姻。解釋公佈前已重婚,重婚
                  相對人善意無過失,重婚人非善意無過失,重婚仍有效。
(四)而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2、552號之解釋意旨,民法於96
                  年5月23日已為修正。對於重婚仍維持原則上為無效之規
                  定,但對於後婚之雙方為善意並無過失者,民法第988   條
                  第三款但書及988條之1已設有例外之規定,即後婚不因此
                  無效,且前婚姻自後婚姻成立之日起視為消滅。此規定於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四之一第二項並有溯及適用之規定。
                  則茲應審究者為:被告等之重婚係在89年10月26日,係在
                  前開之第552號解釋公布之日(91年12月13日)前,是否
                  應適用修正後民法之規定,而認為無效?
                  按若單依法條文義,對於修正後民法988條固有溯及適用
                  之規定。惟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52號解釋內容以觀,對
                  於該解釋公布之日後,固然需要重婚雙方均為善意無過失
                  ,始有可能重婚有效,然對於該解釋公布之日前,僅重婚
                  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而重婚人非同屬善意且無過失者,
                  此種重婚在該552號解釋公布後仍為有效。則本件被告等
                  重婚情形之效力如何認定,於該552號解釋既已有所明文
                  ,自不宜於修法後再為不同之認定,以免有礙法之安定性
                  ,故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四之一第二項之溯及規定,應予
                  以限縮解釋。即對於合於該552號解釋文「解釋公佈前已
                  重婚,重婚相對人善意無過失,重婚人非善意無過失,重
                  婚仍有效」之本案,對於善意而無過失之被告丙○○之後
                  婚姻予以保障。此依郭振恭、黃宗樂、陳棋炎合著民法親
                  屬新論修訂七版第123、124頁所載:「修法後仍應注意依
                  釋字第552號解釋,於信賴前婚姻消滅而重婚之情形,發
                  生在該解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布前者,僅須重婚相
                  對人為善意且無過失,即令重婚人非同屬善意且無過失,
                  此種重婚於該號解釋公布後仍為有效,但於該號解釋公布
                  後發生者,須重婚之雙方當事人均為善意且無過失時,後
                  婚姻之效力始予維持,否則其重婚仍為無效」,亦採此旨
                  。
(五)綜上所述,被告等結婚時被告丙○○為善意並無過失,被
                  告乙○○並非善意並無過失,被告等之重婚因為發生於大
                  法官會議釋字第552號解釋公佈前,依該號解釋意旨,仍
                  屬有效。
六、據上論結,原告請求確認其與被告乙○○間之婚姻關係存在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請求確認被告乙○○與被告丙○
            ○於八十九年十月廿六日所為之結婚無效,則無理由,應予
            駁回。
肆、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陳述及攻擊防禦方法,經審酌
            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但
            書。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8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靜秋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回覆 這件 在9/17/2013 6:27:55 PM的回覆:
102,婚,15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2年度婚字第15、216號                                          
原   告 錢慧嫻 
訴訟代理人 林更祐律師
複代理人  吳美智 
被   告 莊俊雄 
      劉宜蓁 
   (原名劉蕙心)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婚姻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一○二
年八月十二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乙○○與原告間婚姻關係存在。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乙○○負擔二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按數家事訴訟事件,或家事訴訟事件及家事非訟事件請求之
            基礎事實相牽連者,得向就其中一家事訴訟事件有管轄權之
            少年及家事法院合併請求,不受民事訴訟法第53條及第   248
            條規定之限制。前項情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
            結前為請求之變更、追加或為反請求。法院就第1項至第3項
            所定得合併請求、變更、追加或反請求之數宗事件合併審理
            時,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合併審理前各該事件原應適用
            法律之規定為審理,家事事件法第41條第1   、2、6項定有明
            文。本件原告起訴原僅列乙○○為被告,其訴之聲明為:「
            確認被告乙○○與原告間離婚無效」,嗣於民國一百零二年
            一月廿一日具狀更正訴之聲明第一項為「一、確認被告乙○
            ○與原告間婚姻關係存在」,復於一百零二年二月廿一日並
            追加丙○○為被告、追加訴之聲明第二項「請求確認被告乙
            ○○與被告丙○○於八十九年十月廿六日所為之結婚無效」
            ,揆諸上開說明,與上開法律規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
            原告與被告乙○○於民國83年1月26日結婚,並育有二子一
            女,惟雙方曾於89年8月間因細故口角,被告乙○○當時竟
            輕率要求與原告離婚,原告於盛怒及拉不下臉的情況下,竟
            率予答應,雙方即於89年8月18日書立離婚協議書,並由原
            告提供原告父母錢丙登、黃春枝之身分證影本及被告持伊曾
            代原告父母錢丙登、黃春枝所刻之印章蓋於離婚協議書之證
            人欄上,雙方並相偕至戶政事務辦理離婚登記,證人錢丙登
            、黃春枝對於離婚之事並不知情,且始終未在場見聞兩造離
            婚之事實,足見上開離婚協議書上縱有二名證人錢丙登、黃
            春枝之簽名,仍不能謂已符合離婚之法定要件,是兩造之婚
            姻關係仍屬存在,且雙方於同年11月10日又重新結婚並於同
            年月15日辦理結婚登記。但因被告乙○○於89年10月26日雙
            方離婚登記後,與被告丙○○公證結婚,惟被告等迄今並未
            為結婚登記,且被告乙○○從與原告於83年結婚迄今,始終
            與原告同居一處,從未有夜不歸營的紀錄,被告等顯為惡意
            重婚,故其等間結婚應為無效等語。並聲明:求為判決(一
            )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二)確認被告乙○○與被告丙○○
            於八十九年十月廿六日所為之結婚無效。
貳、被告則以:
一、被告乙○○部分:
            對於證人錢丙登、黃春枝於離婚時並未在場不爭執,被告乙
            ○○並未告知證人錢丙登、黃春枝有關離婚之事,但原告有
            無告知,被告乙○○則不知情,但原告確實有離婚之意,原
            告與被告乙○○之離婚應為有效,被告等均為善意無過失,
            伊等間之公證結婚應有效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二、被告丙○○部分:
            對於原告與被告乙○○間之離婚是否無效並不知情,僅知被
            告乙○○於89年8月間離婚。被告丙○○與被告乙○○係於8
            9年10月16日舉行公證結婚典禮,與被告乙○○結婚時,被
            告乙○○之身分證為單身,伊信任而為公證結婚,伊為善意
            且無過失,伊等之結婚應為有效。對於原告與被告乙○○再
            為結婚登記係事後被告乙○○告知,為了子女始忍耐至今等
            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
            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故確認法律關係成
            立或不成立之訴,倘具備前開要件,即得謂有即受確認判決
            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第1031號判例參照)
            。本件原告主張其與被告乙○○間之離婚,雖已簽署離婚協
            議書並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惟因欠缺法定方式,離婚
            應屬無效等語,被告乙○○則認為其與原告之婚姻已因離婚
            而不復存在云云,則原告與被告乙○○間就婚姻關係是否存
            在有所爭執,足見其等間之婚姻關係存否即有不明確,將導
            致原告在私法上,是否為被告乙○○配偶之地位有受侵害之
            危險,自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原告自得提起訴之聲
            明第一項之確認之訴。又被告乙○○與原告離婚後,復於89
            年10月16日與被告丙○○舉行公證結婚典禮,且被告等均主
            張伊等之結婚有效,此將導致原告在私法上,是否為被告配
            偶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自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原告並得提起訴之聲明第二項之確認之訴。
二、復按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
            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民法第1050條定有明文。所稱兩
            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並應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此為民
            法第1050條所規定之方式。因此,夫妻間雖有離婚之合意,
            惟如未依此方式為之,依民法第73條規定,自屬無效(參照
            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1001號判例、71年度台上字第4712號
            判決)。再者,民法第1050條規定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
            並應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其立法意旨在於確實證明當事
            人確有離婚之合意,而非出於脅迫或詐欺(參照最高法院69
            年度臺上字第105號判決)。而離婚之證人,雖不限於作成
            離婚證書時或協議離婚時在場之人,然必須親見或親聞雙方
            當事人確有離婚真意之人,始得為證人(參照最高法院68年
            臺上字第3792號判例及69年度第10次民事庭決議)。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伊與被告乙○○雖於89年8月18日簽署
            離婚協議書,並於同日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然離婚協
            議書上之證人錢丙登、黃春枝,未於兩造離婚時在場,且未
            親見或親聞雙方確有離婚真意等事實,業據原告提出戶籍謄
            本1份、離婚協議書1份為證;復經本院傳訊證人即原告之母
            黃春枝到庭陳證:「(提示離婚協議書,這印章是否是你的
            ,名字是否是你簽的?)我沒有那個印章,也不是我簽名的
            。(你是否知道兩造離婚的事情?)我不知道。(你有看過
            這份離婚協議書嗎?)我沒有看過。(你是否知道兩造有跟
            你說離婚的事情?)沒有」;又經本院傳訊證人即原告之父
            錢丙登到庭陳證:「(提示離婚協議書,這印章是否是你的
            ,名字是否是你簽的?)印章不是我的,也不是我簽名。(
            你有看過這份離婚協議書嗎?)沒有。(你知道他們離婚的
            事情嗎?)不知道。(他們有告訴你要離婚,並請你簽離婚
            協議書嗎?)答:沒有。」(詳本院102年2月21日言詞辯論
            筆錄)。而原告、被告乙○○對伊等並未告訴證人離婚的事
            情,亦均表示無意見,則依上述證人所言,證人確未親見或
            親聞雙方當事人確有離婚真意,已堪認定。
四、綜上所述,兩造離婚協議書上之證人黃春枝及錢丙登未親自
            見聞兩造有離婚真意,則原告與被告乙○○之協議離婚即未
            具備二人以上親見或親聞兩造確有離婚真意之證人簽名,而
            未依民法第1050條規定之方式為之,依民法第73條之規定自
            屬無效。則原告與被告乙○○之婚姻應尚存在,其所為訴之
            聲明第一項之聲明自應准許。
五、原告另主張因被告乙○○於89年10月26日與原告離婚登記後
            ,竟與被告丙○○公證結婚,且被告等迄今並未為結婚登記
            ,且被告乙○○從與原告於83年結婚迄今,始終與原告同居
            一處,從未有夜不歸營的紀錄,被告等顯為惡意重婚,故主
            張其等間結婚應為無效云云,被告乙○○則主張雖證人錢丙
            登、黃春枝於離婚時並未在場,但原告確實有離婚之意,並
            已為離婚登記,原告與被告乙○○之婚姻已不存在,被告等
            之公證結婚並非重婚,應為有效;被告丙○○則辯稱:伊與
            被告乙○○結婚時,被告乙○○之身分證為單身,伊信任而
            為公證結婚,伊為善意且無過失,伊等之結婚應為有效。則
            依上述,原告與被告乙○○間之婚姻既因離婚無效而婚姻尚
            屬存在,則被告等嗣後於89年10月16日所為之公證結婚自為
            重婚,茲應審究者為被告等結婚時是否為善意無過失?被告
            等之重婚是否無效?
(一)本件原告雖主張被告等重婚時,均明知「原告及被告乙○
                  ○之離婚為無效」,被告等為惡意,惟此為被告等所否認
                  ,原告雖聲請傳訊證人即原告與被告乙○○之子女甲○○
                  證明被告乙○○經常在家,極少外宿,而認被告等為惡意
                  ,惟縱認屬實,被告丙○○既於結婚前即已知悉被告乙○
                  ○曾離婚並育有子女,則於被告等結婚前,被告返家住宿
                  應屬當然,並無不合常情之處,亦不能以結婚前被告乙○
                  ○返家住宿,即認為被告丙○○於重婚時明知或有過失而
                  不知「原告及被告乙○○之離婚為無效」,原告就此尚難
                  認已盡舉證之責。而被告乙○○明知離婚時證人並未親見
                  親聞,卻於離婚未久即與被告丙○○結婚,被告乙○○與
                  被告丙○○重婚,應難認為善意且無過失。
(二)按83.08.   29之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2號解釋之解釋文為「
                  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第二款關於重婚無效之規定,乃所以
                  維持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之社會秩序,就一般情形而言,與
                  憲法尚無牴觸。惟如前婚姻關係已因確定判決而消滅,第
                  三人本於善意且無過失,信賴該判決而與前婚姻之一方相
                  婚者,雖該判決嗣後又經變更,致後婚姻成為重婚,究與
                  一般重婚之情形有異,依信賴保護原則,該後婚姻之效力
                  ,仍應予以維持。首開規定未兼顧類此之特殊情況,與憲
                  法保障人民結婚自由權利之意旨未盡相符,應予檢討修正
                  。在修正前,上開規定對於前述因信賴確定判決而締結之
                  婚姻部分,應停止適用。如因而致前後婚姻關係同時存在
                  ,則重婚之他方,自得依法向法院請求離婚,併予指明」
                  ;而91.12.03之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52號解釋之解釋文為
                  「本院釋字第三六二號解釋謂:『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第
                  二款關於重婚無效之規定,乃所以維持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之社會秩序,就一般情形而言,與憲法尚無牴觸。惟如前
                  婚姻關係已因確定判決而消滅,第三人本於善意且無過失
                  ,信賴該判決而與前婚姻之一方相婚者,雖該判決嗣後又
                  經變更,致後婚姻成為重婚,究與一般重婚之情形有異,
                  依信賴保護原則,該後婚姻之效力,仍應予以維持。首開
                  規定未兼顧類此之特殊情況,與憲法保障人民結婚自由權
                  利之意旨未盡相符,應予檢討修正。』其所稱類此之特殊
                  情況,並包括協議離婚所導致之重婚在內。惟婚姻涉及身
                  分關係之變更,攸關公共利益,後婚姻之當事人就前婚姻
                  關係消滅之信賴應有較為嚴格之要求,僅重婚相對人之善
                  意且無過失,尚不足以維持後婚姻之效力,須重婚之雙方
                  當事人均為善意且無過失時,後婚姻之效力始能維持,就
                  此本院釋字第三六二號解釋相關部分,應予補充。如因而
                  致前後婚姻關係同時存在時,為維護一夫一妻之婚姻制度
                  ,究應解消前婚姻或後婚姻、婚姻被解消之當事人及其子
                  女應如何保護,屬立法政策考量之問題,應由立法機關衡
                  酌信賴保護原則、身分關係之本質、夫妻共同生活之圓滿
                  及子女利益之維護等因素,就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第二款
                  等相關規定儘速檢討修正。在修正前,對於符合前開解釋
                  意旨而締結之後婚姻效力仍予維持,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
                  第二款之規定關此部分應停止適用。在本件解釋公布之日
                  前,僅重婚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而重婚人非同屬善意且
                  無過失者,此種重婚在本件解釋後仍為有效。如因而致前
                  後婚姻關係同時存在,則重婚之他方,自得依法向法院請
                  求離婚,併此指明」。
(三)則細譯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2、552號之解釋文以觀,前開
                  362號解釋其意旨主要在於「信賴保護原則」,即對因信
                  任離婚確定判決而再婚之後婚,若前婚因再審而回復婚姻
                  效力時,仍應保障後婚效力。對後婚之相婚人為善意且無
                  過失時,重婚之後婚即應認為有效。同時存在之前後婚姻
                  ,重婚者他方可以訴請離婚。而前開之552號則補充:1.
                  信賴協議離婚之登記者亦應受保護。2.後婚姻兩造對前婚
                  離婚之信賴應要求嚴格,須重婚兩造均為善意且無過失,
                  後婚姻始能維持,以免重婚破壞一夫一妻制度。應修法決
                  定二婚姻保護何者並補定其他保護措施。修正前對符合兩
                  造善意無過失者應維持其婚姻。解釋公佈前已重婚,重婚
                  相對人善意無過失,重婚人非善意無過失,重婚仍有效。
(四)而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2、552號之解釋意旨,民法於96
                  年5月23日已為修正。對於重婚仍維持原則上為無效之規
                  定,但對於後婚之雙方為善意並無過失者,民法第988   條
                  第三款但書及988條之1已設有例外之規定,即後婚不因此
                  無效,且前婚姻自後婚姻成立之日起視為消滅。此規定於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四之一第二項並有溯及適用之規定。
                  則茲應審究者為:被告等之重婚係在89年10月26日,係在
                  前開之第552號解釋公布之日(91年12月13日)前,是否
                  應適用修正後民法之規定,而認為無效?
                  按若單依法條文義,對於修正後民法988條固有溯及適用
                  之規定。惟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52號解釋內容以觀,對
                  於該解釋公布之日後,固然需要重婚雙方均為善意無過失
                  ,始有可能重婚有效,然對於該解釋公布之日前,僅重婚
                  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而重婚人非同屬善意且無過失者,
                  此種重婚在該552號解釋公布後仍為有效。則本件被告等
                  重婚情形之效力如何認定,於該552號解釋既已有所明文
                  ,自不宜於修法後再為不同之認定,以免有礙法之安定性
                  ,故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四之一第二項之溯及規定,應予
                  以限縮解釋。即對於合於該552號解釋文「解釋公佈前已
                  重婚,重婚相對人善意無過失,重婚人非善意無過失,重
                  婚仍有效」之本案,對於善意而無過失之被告丙○○之後
                  婚姻予以保障。此依郭振恭、黃宗樂、陳棋炎合著民法親
                  屬新論修訂七版第123、124頁所載:「修法後仍應注意依
                  釋字第552號解釋,於信賴前婚姻消滅而重婚之情形,發
                  生在該解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布前者,僅須重婚相
                  對人為善意且無過失,即令重婚人非同屬善意且無過失,
                  此種重婚於該號解釋公布後仍為有效,但於該號解釋公布
                  後發生者,須重婚之雙方當事人均為善意且無過失時,後
                  婚姻之效力始予維持,否則其重婚仍為無效」,亦採此旨
                  。
(五)綜上所述,被告等結婚時被告丙○○為善意並無過失,被
                  告乙○○並非善意並無過失,被告等之重婚因為發生於大
                  法官會議釋字第552號解釋公佈前,依該號解釋意旨,仍
                  屬有效。
六、據上論結,原告請求確認其與被告乙○○間之婚姻關係存在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請求確認被告乙○○與被告丙○
            ○於八十九年十月廿六日所為之結婚無效,則無理由,應予
            駁回。
肆、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陳述及攻擊防禦方法,經審酌
            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但
            書。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8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靜秋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回覆 小戶士 在9/17/2013 7:19:53 PM的回覆: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四之一第二項之溯及規定,應予以限縮解釋......

**********

我覺得重點應該是以上這句。


法官見解固然沒錯,

但我覺得即然立法者已經在96年重新立法,也立了溯及規定。
就應該已經是打算要徹底封殺"合法重婚"的可能。

法院還用"舊的"大法官見解,去"限縮"全新的法律,似乎怪怪的。
且容易造成民眾又以為有合法重婚(且經官方驗證)的誤會。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