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法律相關工作問題
發表人 22  

發表日期

12/11/2013 6:12:41 PM
發表內容
各位前輩好,小的剛從法研所畢業,

目前還無牌,又無實務經驗,

最近在找工作上一直碰壁,

多數都要有工作經驗,對於英文程度又多有要求(我英文程度蠻差的),

在網路上投了履歷多無下文。


覺得很困擾,可望前輩指點?

有什麼管道可以找到工作?或是比較適合從事哪方面的
職務?


是有考上北院法助,但名次普普,應該還有得等..


謝謝各位!

回覆 啊? 在12/11/2013 7:23:28 PM的回覆:
北院不是限律師資格

你考上北院   但沒律師?
回覆 Orz 在12/11/2013 7:24:40 PM的回覆:
可以去保X教   公司、證交呀

回覆 22 在12/11/2013 8:31:04 PM的回覆:
台北地院不用阿
回覆 建議 在12/11/2013 11:17:19 PM的回覆:
保險理賠及銀行催收人員應該還是蠻容易應徵的
但英文若較差   最好不要進電子業
因主管及同事多半是在美國住上2年以上的JD或LLM
英文差的人和JD   LLM一起共事   會非常痛苦   
而且英文差沒多久就會被看出來   會很容易被法務長開除的
加上電子業的合約金額許多是幾千萬或上億
尤其是英文合約   不是開玩笑   
英文合約看錯是會嚴重誤事   導致公司虧損賠錢
或大裁員來彌補虧損的

回覆 補充 在12/11/2013 11:46:34 PM的回覆:
糕X和保X教法英的老師應該是電子業的法務
看起來是LLM級的   且似乎不具美國律師資格
他們的英文程度在上市電子業法務人員中   算是普通的
不少上市電子業法務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ABC
或是國高中就送出國的   英文程度跟美國人差不多
回覆 搶飯碗的大陸人很多 在12/12/2013 12:41:31 AM的回覆:


台灣大學交換陸生悄然升溫   

【大公報訊】台灣準備開放大陸學生到台就學,話題正熱,島內公私立大專院校都在密切注意時程,不少學校已開始鋪路,只等開放號角響起。而事實上,來自大陸的交換學生日漸增多,已成為登台的「先頭部隊」。   

受少子化影響,台灣的大學生年年減少,學校擔心幾年以後面臨「招嘸人」窘境,陸生因此成為「新生源」。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屏東大仁科技大學校長歐善惠以數字貼切描述:「大陸每年有一千多萬人考大學,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來台就讀,就可以解決台灣的窘境。」   

大仁科大去年就積極與大陸地區學校交流,副校長黃國慶幾乎每個月都到大陸行銷,從湖南一路到山東。   

東海大學也開始探路,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校交換學生,了解大陸學生就學的性向與需求;公共關係室編列經費,準備透過大陸各大入口網站增加東海曝光度。官立大學希望爭取大陸頂尖優秀學生,參與前瞻性實驗,增加學術研究成果。   

爭取優秀學生留台   

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文村指出,幾年前起,每年就有大批陸生到清大短期交換學習,清大已與多所大陸頂尖大學簽定合作契約;開放陸生來台後,將爭取優秀學生留下來,特別是以研究為主的博士班。他說,台灣優勢在科技產業,陸生有意願進科技業,可就近上班,喜歡研究的,也可以留在學校做研究。   

新竹交通大學也以大陸頂尖大學研究生為招徠對象,校長吳重雨說,學校將成立重點實驗室,有心留在台灣的陸生可以進實驗室。他說,新竹交大與西南交大、北京交大都有交換學生,過去是一學期,目前已延長到一年,透過交流,可活絡兩岸人才的流通。   

遠見雜誌的一篇文章披露,其實,台灣從北到南的各大學校園裡,已悄悄地出現不少大陸交換生的身影。   

走進台北的台灣大學,這學期就來了六十二位陸生,分布不同學系。走到位於中壢的元智大學,也同樣可以見到不少大陸學生。這裡的大陸交換生都在研究所就讀,而且還不限科系跨領域研讀。   

到了高雄縣大社鄉的義守大學,氣氛就更熱烈了。這學期交換學生人數創新高,共一百六十九位分散在三十五個科系中。   

先以交換學生試溫   

這波大陸交換學生熱,是去年十月底台灣「教育部」放寬大陸交換學生來台研修時限從四個月到一年之後引爆的。正苦於台灣少子化影響的許多大學院校,目前無不放眼政府日後開放陸生來台就學的發展趨勢,預先以交換學生試溫。   

根據「教育部」大陸事務工作小組的統計,目前共有八百五十七位研修時限四個月以上的大陸交換學生分布在台灣校園,若加上兩星期到兩個月的短期交流生,今年上半年總量可望上看三千人,預估會較去年同期增加五成以上。   

「教育部」大陸小組執行秘書周以順表示,因為法規是去年十月底才鬆綁,距離十二月初的申報截止日期太近,許多學校趕辦不及,預計下半年大陸交換學生人數還會更多。   

台灣的各大學有多積極?依規定,半年以上兩岸交換學生必須要學校間簽有「姊妹校約」及「交換學生約」才可放行。而目前台灣一百四十七所一般大學中,已有一百一十五校、將近八成已與大陸三百零二校簽有姊妹校約,總合約數更高達一千零三十九個。   

台灣學界已經預測,目前大陸交換學生只是打頭陣,未來開放陸生來台報考、正式就學,才會是真正的大高潮。

新聞來源【大公報/2009/06/09】
   
http://www.yzu.edu.tw/index.php/component/option,com_alphacontent/section,2/cat,1/task,view/id,2102/Itemid,99999999/lang,tw/
回覆 去當法官助理好了 在12/12/2013 9:03:11 AM的回覆:
法律系畢業難找工作很正常   一年各大學及技職體系三十幾個法律系生產出幾千個大學畢業生   幾千個人在搶這幾百個法律相關職缺   等於是約幾十或幾百個人在搶一份工作   
看看104吧   實習律師的職缺不會超過10個   很多人是考上律師卻找不到地方實習的   所以他們會繼續來考司法官   其它公職或法官助理   法律系在十年前在就業市場就是供過於求了   律師和醫師   建築師   會計師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一輩子都會找上數十數百個醫師看病   每間房子的起造要建築師監造簽證每間公司設立和作帳都要找會計師   但每1000個人的一生中   只有個位數的人和律師有過往來   之前有網友說政府打算推動一二審強制律師代理   但現在經濟很不景氣   物價大漲   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卻比十幾年前還差   一般民眾窮到養活自己養小孩都有問題了   政府要推動一二審強制律師代理   勢必會引起重大民怨   在立法院初審應該就會被擋掉了   
建議原po還是去當法官助理好了   多少考上律師的人再搶法官助理的5萬塊飯碗卻都還考不上   原po要好好珍惜法官助理這份工作

回覆 隨便看看吧 在12/12/2013 9:39:03 AM的回覆:
許多地政士   法警   執達員或書記官   都是國立大學法律系或國立法研所畢業的   有空可去看高X或保X的榜單   這樣的人真的很多
回覆 建議 在12/12/2013 9:59:05 AM的回覆:
原po不如去考地政士吧   這行在2年前平均月薪就7萬多了

不賣房也能年薪百萬   信義代書徵才搶人作者:MyGoNews廖賢龍
時間:2011-02-17
房市熱絡,代書人才荒。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內政部地政司2011年2月公布最新的統計顯示,台灣目前有26412位地政士,但開業者僅11207人,不到一半的地政士實際開業,信義房屋集團瞄準這批人,2011年提出徵才150位地政士,比前一年只徵聘60位高出150%,平均年薪可突破百萬元。

信義代書執行協理陳學良表示,一般人所說的代書正式名稱為地政士,需取得國家證照的地政士執照才可執業,近年來因房屋買賣交易量增加,過戶案量跟著變多,人力需求恐急。2010年勞委會平均新資統計顯示,土地代書月平均薪資為71226元,比2009年增加40%,為排名第八的高薪行業。一般代書事務所接一筆單純的買賣登記,代書費約16000元,不過要承擔沒案源的風險。

信義房屋集團這次開出徵才條件為前6個月保障月薪3.7~4萬元,6個月後改為獎金制,信義代書有60%以上是年薪百萬元,前6個月儲備訓練期,陳學良表示,可以將沒實務經驗的新進地政士訓練成可執行代書業務者,目前信義代書地政士平均每人每月接案在17件以上,位階高者可達23件以上。

陳學良表示,地政士證書為國家考試,但門檻相對其它證照為低,合格率約9%,一年約有200為新地政士,但目前很多地政士位執業,可能跟無實務經驗及代書業務不易接案有關,在信義代書不必承擔接案的業績壓力,專心辦理買賣登記業務即可。
   
http://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3897/%E4%B8%8D%E8%B3%A3%E6%88%BF%E4%B9%9F%E8%83%BD%E5%B9%B4%E8%96%AA%E7%99%BE%E8%90%AC%20%E4%BF%A1%E7%BE%A9%E4%BB%A3%E6%9B%B8%E5%BE%B5%E6%89%8D%E6%90%B6%E4%BA%BA
回覆 建議 在12/12/2013 10:10:29 AM的回覆:
幾乎都是考法科   法律系去考一定很吃香
又不會和司律國考衝堂


103年地政士考試簡章   

   壹、報名日期:103年3月4日至13日。   
貳、考試日期:103年6月7日至8日。   
參、考試地點:分台北、台中、高雄三考區舉行。   
肆、應考資格: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應本項考試:   
一、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高級中等或高級職業學校以上學校畢業,領有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者。   
二、   高等或普通檢定考試及格者。   
三、   民國78年12月29日土地法第37條之1修正公布施行前已從事土地登記專業代理業務,且於修法後仍繼續執業未取得證照,並有地政機關核發之證明文件者。   
   
伍、應試科目:   
      

普通科目   

專業科目   

1、國文(作文與測驗)作文占60%,測驗占40%   2、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
3、土地法規
4、土地登記實務
5、土地稅法規   
   
      
註:各科試題題型,除國文採申論式與測驗式之混合式試題,其餘應試科目均採申論式試題。   
   
陸、及格標準:   
      
一、   本考試及格方式,以應試科目總成績滿60分為及格。   
二、   應試科目總成績之計算,以普通科目成績加專業科目成績合併計算之,其中普通科目成績以國文成績乘以10%計算之,專業科目成績以各科目成績總和除以科目數再乘以所占剩餘百分比計算之。   
三、   但應試科目有一科成績為零分或專業科目平均成績未滿50分者,均不予及格。缺考之科目,以零分計算。   
   
http://www.examiner.com.tw/examInfo_detail.php?id=248

[心得]   地政士上榜心得
時間Tue   Jul   31   13:44:37   2012



本人是政大地政所畢業的

今年一月退伍於過年後開始準備地政高普考順便考地政士

有幸順利考取地政士      以個人讀書方式做以下建議

PS.本人沒有補習   完全自修


一.讀本

本人以高點的複習講義為讀本(黃色那本),以陳立夫的土地法規為輔
(講義是跟別人借的)


二.讀書方式

1.練基本功(背法條)   時間1個月      (2月到3月)


      讀書方式是先把法條念過一遍   個人採土法煉鋼

      把土地相關法規(重要法條)都抄寫一遍他的大意.重點

      這是最乏味的一個時期   最辛苦      但現在想起來最值得

      例如今年土地法殘餘地一併徵收   馬上想到土徵條例S8(會變成一種直覺)

      相關法條:(1)土法:土地法.   土地徵收條例   平均地權條例.

           (2)民法:民法物權編(總則.債.親屬繼承挑重點法條)

           (3)土稅:土地稅法      奢侈稅法   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地價.稅等)

           (4)土登:土地登記規則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S204條以後
                    (主要重點在土地跟建物複丈部分).


p.s   關於信託法   地政士法      繼承與贈與稅法.房屋稅法.契稅條例.稅捐稽徵條例

            留在考前再背誦即可

            但要把重要法條先抓出來      以利日後背誦(即先有個底)


2.詳讀高點黃本複習講義:時間1個半月      (3月到4月中)

      對於有心考地政相關考試

      不建議看參考書或教科書(因為會浪費很多時間或者抓不到重點)

      很有可能漫無目的的看書


      所以在有法條的基礎後.建議看高點黃本複習講義
      (高點幫你把重點已經完全抓出來了)

      這時看複習講義應該詳讀各科各個篇章

      本人大學時修民法很混,所以花很多時間在看民法(1/2以上的時間)

      而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是土地登記規則   155條而已


3.重新複習一次:時間2周   (4月中到5月)

         看完一定要再複習,因為地政士考試純背誦很容易忘記

         特別是土登.土地徵收條例的相關定義.要件等

4.狂K考古題:時間2周      (5月到5月中)

         這兩周很重要.狂做考古題.我是做高點有附解答的考古題

         方法是把該題考到的法條寫在題目旁邊(不另擬詳解.詳解參酌高點的解題方式)


         而這個時候也是背上述信託法   地政士法      繼承與贈與稅法.房屋稅法.契稅條例.

         稅捐稽徵條例等的關鍵時期


         從考古題就知道這幾科通常會考到哪幾條比較重要的

         ps.這幾科一定都會考到      必背不可      千萬不要放棄


         (1)信託法:S1定義         S5   無效      信託的性質等
                     ps.今年考公益信託就超偏的      本人完全沒看


         (2)地政士法: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科(必考1題25分)


                  重點不外乎   業務範圍   不得簽證的範圍   .簽證的效力.   執業之禁止

                  +新法實價登錄26-1   的規定


         (3)繼承與贈與稅法:免稅額.   免納入稅額.稅基.納稅義務人等   扣抵等

         (4)房屋稅法:定義.課徵對象.義務人.稅率.停止課稅.免稅.減半

         (5)契稅條例:課徵時機.稅率   S12.14免稅   S16契稅申報

         (6)稅捐稽徵條例:未繳稅捐的強制規定方式.行政救濟程序.限制出境要件等

         (7)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稅率稅基.S5非屬特種貨物之範圍

         (8)地籍測量實施規則(S204條以後.184.185略讀)

                  著重土地複丈.建物複丈      像這次就考一題跟去年一模一樣的題目

                  S273(平面圖測繪邊界)   所以考古題不可不看

                  還有這科在普考土地法也會出現.像今年普考土地法就出了土地複丈的原因

                  我馬上就把S204條寫在題目的旁邊


5.不斷複習   時間:直到考前


         地政士就是在考驗你的背誦能力.能多背一題能少忘一題就是考上的關鍵

         還有善用口訣   我有超多法條的要件的口訣      自己創造吧!!


         例如:

         (1)奢侈稅S5:   自用政不公   興繼搶銀   拆都

         (2)民法881-12      期範終拒實強破

         (3)地測S204         自   界   建   地   時取

         (4)土徵條例      徵收程序      聽   協   申   核   通   補   交

    徵收要件      公   法      合      一   比   必   手

     (公益性   法定程序   合理補償   一定程序   比例原則   必要性   最後手段)

         等等   超多      多到爆      這樣背書會背的比較有趣

         而且我到現在半個月沒碰書了也都還沒忘。



三.讀書時間

1.一開始分成3段(周一到周五下午+週六早上.其他時間休息)

      早上      09:00~11:40   (分兩節)
      下午      14:00~17:30(分兩節)
      晚            19:00~21:00

      採精讀方式      法規會翻來翻去

2.黃金複習時段   分成四段(周一到周日下午.約是考前2周)

      (1)10:00~12:00
      (2)14:00~16:00
      (3)16:00~18:00
      (4)19:00~21:00

      採複習方式   快速瀏覽      很傷神      超累的


建議   視個人狀況   安排進度與時間調配

               還有充分的睡眠(中午必睡1~2小時   XD)



題外話~~~

大家或許會說我是地政所的所以隨便都會考上

但當初考上研究所是因為只考兩科      土地經濟學   土地法


土地經濟學是我的強項      土地法剛好有兩題是之前大學老師有講過有些許印象

因此僥倖考上


而北大的考試平均30幾分...      大四考地政士平均也都30幾

經紀人剛好60.1考上(那屆錄取900多人.我名字在最後一頁)      99年三等地特平均40幾

一定也不厲害



只是要說      法科就是要花時間下去苦讀      把法條背熟   基本功打好

之後再看實例題.判例什麼的      就會很快      而也會變得很有趣
http://www.ptt.cc/bbs/Examination/M.1343713482.A.203.html










回覆 建議 在12/12/2013 10:16:15 AM的回覆:
原po可以買宇法函授來準備地政士   印象中宇法有開相關課程
有些受雇律師也會想來考地政士或不動產估價師
   
   地政士   年薪百萬不難

   2013/05/18      

【文/周義朗】   
國內房市近年持續熱燒,民間俗稱「代書」的地政士專業人才,需求也愈趨熱絡。每年考選部都會舉辦一次專技地政士普考。   

不少地政相關科系學生在畢業前後報考,每年有將近3,000人參加考試,但因考試內容以申論題為主,困難度高,近幾年考取率都不到10%。   

執業換照   四年一輪   

信義地政士聯合事務所專案經理林以德表示,國內房市近年持續多頭,因此市場對通過國考的地政士求才若渴,取得執照,歷經幾年訓練後,平均薪資約4萬至6萬元,甚至可年收入破百萬元,薪資優渥。   

林以德指出,地政士即過去習稱的「土地代書」,因民國90年10月通過的「地政士法」而正名。此外,地政士法即明定,為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保障人民財產權益,建立地政士證照制度,須取得地政士執業資格才能執業。   



地政士業務範圍即為接受房地產權利人及義務人委託,代辦申請土地登記移轉業務。開業執照有效期限為四年,屆滿前必須完成政府認可的專業訓練的證明文件,向主管機關換發新照才能執業。亦即每四年就須換照一次,且須有政府認可的專業訓練。   

地政士薪水收入來源主要是執行業務收入所得,可分為自行開業地政士事務所型態經營,或是受僱於他人,領取薪水以及工作獎金為主的二種型態。   

前者開業的地政士收入盈虧自負,案件來源業績穩定者,可獲得較為豐厚報酬,但相對的也須承擔較大風險,當房地產交易低迷時,地政士事務所案件萎縮明顯,但固定成本支出不會減少,與產業景氣有較密切的關聯。   

若是受僱他人,因為免去招攬業務,可以專心辦理案子,領取薪水較為穩定,但較難有大的發揮空間。依照個別事務所薪資待遇及獎金計算制度不同,具備地政士執照的代書剛開始簽約,一般薪資都有3萬元左右,升上正式主辦代書後,按照獎金分紅,通常會較多,有4萬至6萬元,事務所案件量大的代書,月收入可達10多萬元,但工作也很忙碌。   







進事務所   案源穩定   





地政士考試內容包括國文(作文60%、測驗40%)、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土地法規、土地登記實務、土地稅法規,以應試科目總成績滿60分為及格。應試科目有一科成績為分或專業科目平均成績未滿50分者,均不予及格。除國文為選擇加申論題型,其餘皆為申論題型。2012年地政士普考報考人數6,101人,錄取率9.82%;今年考試將在6月1日舉行。   



信義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指出,坊間代書多半由個人執業,必須自己尋找案源,建立人脈;信義代書已建置數位化地政士系統,有穩定案源,全台有多家事務所,分別在大台北地區、桃園、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這是最大的競爭優勢。   



一般代書事務所接進一筆單純的買賣登記,代書費約1.6萬元,信義代書因為案量足夠,平均薪資較一般代書事務所高,目前公司代書中有多人年薪都已超過百萬元。   



此外,所有房屋的銷售委託書都要不動產經紀人做文件簽署,如果業務員有這張證照,也能讓客戶覺得比較專業。   



林以德強調,若已考取地政士執照及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者,相信對地政等相關事宜,有高度的了解及人脈。不動產經紀人的證照與地政士的業務工作息息相關,而不動產經紀人同時具有地政士執照,等於可將更多代辦費及專業手續費賺進自己的口袋,如果同時持有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人的執照,在服務或獲利的角度上,都將更上一層樓。   





專技普考地政士   考試科目   





1.國文(作文60%、測驗40%)   



2.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   



3.土地法規   



4.土地登記實務   



5.土地稅法規   



【2013-05-18/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地政士   年薪百萬不難   -   證照考試   -   職場考試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6626#ixzz2nDrREyoX   
Power   By   udn.com   
回覆 建議 在12/12/2013 10:30:51 AM的回覆:
想考地政士的法律人可去試聽宇法老師的相關課程
老師教得很好   地政士比司律好考太多了
現在很多律師會兼職當地政士   比當一般受雇律師好賺太多

http://tw.myblog.yahoo.com/jw!tqVjlkeeHwLOlNLiP8KjR8k-/profile

劉律師為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專班肄業,同時具有律師、地政士(代書)兩張證照,成立威勝法律事務所,自許成為不動產專業律師。   

求學過程中曾擔任學校童軍社社長、救國團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嚕啦啦(22期),律師執業後,亦擔任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板橋分會法律扶助審查委員、卡債諮詢委員等,希望對於社會弱勢族群能貢獻個人棉薄之力,也希望能有更多機會舉辦法律講座課程,讓法律知識更加普及。   

本律師服務項目:   
1.一般民、刑事訴訟案件之代理、辯護。   
2.不動產買賣、合建等爭議、都市更新、市地重劃、徵收補償、祭祀公業、共有處分等案件辦理。   
3.強制執行事件、非訟事件、債務清理案件辦理。   
4.行政事件申請、異議、訴願、行政訴訟等之代理。   
5.各類契約、書狀等法律文件之撰擬、審查。   
6.法律問題諮詢、公司常年法律顧問。
回覆 請問 在12/12/2013 10:42:51 AM的回覆:
請問宇法老師也有地政士課程嗎?
回覆 可試聽看看 在12/12/2013 11:41:22 AM的回覆:
宇法函授的民法民法概要及租稅法規都和地政士考試相關吧
回覆 謝謝 在12/12/2013 11:55:06 AM的回覆:
不知有無土地法、土地登記、土地稅法、信託法
回覆 建議 在12/12/2013 12:00:30 PM的回覆:
樓上要不要自己開個獨立主題直接去問宇法老師或他的公司員工?
回覆 22 在12/12/2013 12:12:33 PM的回覆:

謝謝各位前輩給的建議,很受用。

當然還是以法官助理為第一優先,
只是也不好閒在家等待。

有點哀傷,以為除了法官和律師之外還有別條路,
所以就學期間也沒準備國考(原本想繼續念博班),
只在今天小試一下,還不知結果如何。

的確對地政士有點興趣,
那可否再請問一下準備期間需要多久呢?

在沒有土地相關法的基礎前提下,
半年是可行的嗎?
老實說我一天頂多念三個小時書就乏了(汗)
回覆 中肯哥 在12/12/2013 12:34:54 PM的回覆:
請去賣雞排
回覆 22 在12/12/2013 12:46:29 PM的回覆:

我朋友賣雞排都倒了耶XD
回覆 隨便看看 在12/12/2013 1:41:31 PM的回覆:
蔡志雄/律師半工半讀   考上不動產經紀人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2473

   2013/06/24   
【聯合報╱本報記者黃福其】   

律師蔡志雄去年參加不動產經紀人考試,登上榜眼,取得第二項專業。   記者黃福其/攝影   
   
蔡志雄念北市中正高中時,看到學長李永然律師返校演講的風光,立志當律師,順利考進政大法律系、當律師;不料去年參加普考不動產經紀人考試,拿到榜眼,榜首竟是李永然的兒子李廷鈞。種種巧合,讓他驚喜連嘆「人生真奇妙」。   
大學畢業後,蔡志雄跟著尤美女律師實習2年,從此與家事案結下不解之緣。他說,13年前開業,他為累積人脈,也為回饋社會,假日常到新北市各偏鄉免費提供法律諮詢。   

因服務有口碑,案件源源不絕,但壓力仍大,尤其都接辦家事案,大多碰到離婚等不開心的事,工作性質又是「賣時間」,讓他常思索如何能擁有更多時間,做自己開心的事。   

此外,隨著律師大額錄取及法律扶助基金會出現,加上機關、民代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十幾年來律師生態轉變大。他曾在法扶場合看到當事人從口袋掏出一大疊律師的名片,像撲克牌般,讓他心生警惕,產生及早準備第二專長的想法。   

蔡志雄說,8年前他就利用公餘投資小套房當房東,還把一路摸索的心得寫成部落格分享,進而成為房地產網站的專欄作家。為提升專業,他去年6月決定參加不動產經紀人考試,還立志考榜首。   

因平時律師業務繁重,蔡志雄隨時把握空檔念書,假日陪妻兒出遊時,也帶著書,隨時拿出來讀,雖然「半工半讀」很不容易,但拚榜首的決心讓他堅持到最後。   

「放榜那天,一眼看到自己是榜眼,心裡有點震撼。」他說,當初想拚榜首只為鼓勵自己,其實沒把握,但結果真的與目標只差一點,「所以我要鼓勵大家,參加考試,拚的是你的決心。」   

蔡志雄說,他從雞排博士被郭董罵浪費資源一事,發現社會輿論普遍認同只要有才華、認真做事,就是專業,跟原來的學歷或所學並沒有太大關係。現在他心裡比較踏實,有律師執照,也通過不動產經紀人考試,同時擁有兩項專業。   

蔡志雄除了即將出版不動產經紀人專書,也有嘗試當經紀人的衝動,「當經紀人促成交易,讓人家開開心心擁有新房子,應該也不錯!」


全文網址:   蔡志雄/律師半工半讀   考上不動產經紀人   -   應考分享   -   公職考試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2473#ixzz2nEi1LMn3   
Power   By   udn.com   
回覆 隨便看看 在12/12/2013 1:50:10 PM的回覆:
2010/03/22   律師轉行做保險!新聞採訪莊志遠律師   
年薪首破200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y8ZkH3pme4


律師轉行拉保險   年薪200萬
2010年03月22日      

   【賴心瑩、劉昌松╱台北報導】律師轉行拉保險!執業十年的律師莊志遠認為律師只能幫人善後,保險業反而有助因應未來,他一頭栽入,歷經一年多磨練,去年年薪破兩百萬元,將晉升某知名壽險公司襄理,律師工作反成兼職。
三十四歲莊志遠說,當律師十年來,深覺打官司曠日廢時,難以給人及時幫助,前年底,他投入一般人不喜歡的保險業務工作,認為:「保險反而能讓人避免遭遇意外時手足無措。」但一開始頗不順利,同行、同學得知他轉行後,不少人不是拒接電話,就是數落他不該放棄前程。

產業出走律師兼差

莊說,支撐他繼續留在壽險領域,是有次公司派人到太平間,送了五百萬元的壽險金支票給丈夫車禍驟逝的寡婦,因死者生前偷偷投保,寡婦看到支票時痛哭失聲,拉著子女跪收支票。莊聽聞此事內心澎湃,更加確定自己的選擇。
一年半來,莊積極開發客戶,律師工作反成兼職,而以往當律師時的老客戶,不少也向他投保。他去年曾單月成交二十二件,獲選公司最佳新人,年薪破兩百萬元,比當律師時還多三成。
對於律師轉換跑道,勞工律師魏千峰說:「當公司法律顧問是律師主要收入,但這幾年產業出走,律師收入可能掉到剩二分之一不到,最近律師兼職任教、上節目等情形不算少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322/32378799/
回覆 別行更好賺 在12/12/2013 2:07:28 PM的回覆:
一堆受雇律師鄉民想轉行.........

批踢踢實業坊   ›   看板   Lawyer
標題[新聞]   律師轉行拉保險   年薪200萬
時間Mon   Mar   22   12:26:23   2010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78799/IssueID/2010032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9.80.133

推   amurorei:讓我們看到了律師行業的優點:發展性和自由度啊!XDD   03/22   12:44
推   jiuru:法律人的發展無限寬廣阿(遠目)   03/22   12:58
推   hiphoprabbit:他以前也賺不少呀   年薪接近170萬耶........   03/22   13:01
推   Feuerbach:提高錄取率造成的結果   03/22   13:01
推   Matsui:「多三成」不是多三十萬,本來大概1.5M   03/22   13:04
→   goodhit:這位F大不就是萬年落榜考生嗎   03/22   14:30
→   hiphoprabbit:1.5M以一個受雇來講很多了...月薪超過100k   03/22   16:48
推   reficul:好像是我同學的樣子,最近還真容易看到認識的人的新聞   03/22   16:58
推   leooooo:很好啊~沒什麼不好的   03/22   22:30
→   s8980888:業務說實在的會比受雇賺還多,只要努力   03/29   11:35
→   SoloHomerun:之前板上有某位前輩說過,當律師最重要的是要有業務的   03/30   11:22
→   SoloHomerun:能力,還蠻貼切的XDDDD   03/30   11:22
→   dedefish:不知是哪家保險業務??   03/30   22:45
回覆 地政士~~ 在12/12/2013 2:16:49 PM的回覆:
  講的好像業務很好做的樣子。

  那我另外有不動產經紀人、人身保險經紀人、財產保險經紀人證照,來成立個三家公司不就賺翻天了嗎?

  業務工作有業務工作的特性,有的人個性就是不適合當業務。


  PS: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接觸久了,我個人特別討厭不動產營業員這些人的嘴臉。
回覆 轉載ptt律師版 在12/12/2013 3:23:41 PM的回覆:
批踢踢實業坊   ›   看板   Lawyer
http://www.ptt.cc/bbs/Lawyer/M.1274152645.A.E95.html

作者cyora   (小鳴)
看板Lawyer
標題[轉錄][新聞]   律師「薪」情差   寧當單純上班族
時間Tue   May   18   11:17:23   2010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lahabala   (王星星)   站內: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律師「薪」情差   寧當單純上班族
時間:   Tue   May   18   08:35:46   2010

律師「薪」情差   寧當單純上班族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縣報導】   2010.05.18   05:31   am

近幾年律師錄取人數大增,同業競爭的結果,向來被視為高收入行業的律師,在訟源不多
的縣市不再吃香,最近南投縣有律師轉任民間公證人,有律師擔任法官助理,也有律師跑
到縣府上班。

南投地院招考法官助理,每回都有律師報名,讓人感到不解。律師接受委任訟案,視案件
複雜度,每件行情在三到五萬元,怎有律師寧願到法院當助理,月領四萬餘元,又沒有公
務員的保障。

南投縣律師公會理事長張國楨說,一些法律系的畢業生考上律師執照時,都會猶豫「要不
要去執業?」畢竟律師的行情已大不如前。

他指出,在訟源不多的鄉下地區,凡事都講究人脈和口碑,剛出道的律師不易取得委任案
件,大都先受雇律師事務所,目前受雇行情,月薪在四至六萬元間,「待遇不佳是律師出
走主因」。

他說,目前「不務正業」的律師大增,有人到縣府當消保官,有人受雇醫院從事法務,處
理醫療糾紛,也有人到法院當法官助理。

剛取得執照的律師,若受雇到事務所,遇上當事人被聲押,律師要從調查站、地檢署一路
陪到法院替被告辯護,相當辛苦,有些律師因而選擇輕鬆單純的上班族。

有的律師為了擴展案源,到各鄉鎮公所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在解答法律問題時,常常能招
攬取一些案源,有的則是抽空和縣議員等民代應酬開拓人脈。

「現在滿街都是律師事務所,幾乎比便利商店還多」,一名律師表示,同業競爭,加上法
律扶助基金會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殊不知律師行情下跌,時下很多律師,也是為了三餐奔
忙。

【2010/05/1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607320.shtml

--

一段將"好人卡"變成"喜帖"的愛情故事
http://0rz.tw/DBCz6

脫衣秀(無圖)
http://0rz.tw/b423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30.211

→   chochofish:律師出來領3萬多的大有人在   05/18   08:36


→   niccccccccce:讀完法律就去選總統啦   05/18   08:36


→   chochofish:律師會計師在台灣早已經貶值很多了   05/18   08:36


推   mothjack:法扶搶走不少律師事務所的生意阿   尤其像是卡債之類的   05/18   08:36


噓   tigerblue002:在台灣學歷越高CP值越低   05/18   08:38


推   chochofish: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32K,加班加到炸   05/18   08:39


推   cherman:到台北這種動不動就會告人的地方一定很賺錢   05/18   08:39


→   nosay:當律師也能當到法務部長喔..還可以當FACE的人   05/18   08:48


噓   qekwxsc:連律師也要被壓薪水了,哭哭   05/18   09:00


→   dworkin0415:律師又沒有很高尚=   =   05/18   09:04


→   dworkin0415:少寫一個...保險業務員   05/18   09:05


→   hongtm:現在法律系一堆   律師也一堆   非名牌   本來就沒啥工作   05/18   09:05


→   hongtm:讀法律的去考司法特考、公職還比較實際   05/18   09:05


推   cyora:借轉一下~   05/18   09:17


推   asjlk:一堆人一窩瘋讀法律系         真是蠢   05/18   09:23


推   a2032016:3師中律師沒落,會計師又限定女生,男生只能自強考醫師   05/18   10:14


推   albertekins:在機械廠當助理算不務正業嗎Orz   05/18   10:22


推   ratchet:其實真的還好,至少律師考上還很少失業的,比起營養師簡直是   05/18   10:23


→   ratchet:失業大本營要好多了.本來,律師月入百萬的時代就已經很久遠   05/18   10:24


→   miaooooooooo:律師真可憐      台灣就是眼紅高學歷的人      CP值超低   05/18   10:28


→   EIB7878:不念法律也可以去考司法特考   那還去考幹嘛   05/18   10:28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9.80.133

推   darkman:我賭等一下吠耳粑哈一定會……   05/18   15:11


推   albertekins:      汪   05/18   15:48


推   sadist:那錄取率還一直加   考試院是瞎了嗎   05/18   16:17


推   POPSTAR5566:董保城陳惠馨不就是當年考不上的一群嗎?   05/18   17:19


推   LeJames:不知道台灣是不是想走美國的路線.....   05/18   17:20


推   amurorei:某自稱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的人要高潮了      話說七八年前就   05/18   17:52


→   amurorei:看過類似的新聞了   05/18   17:52


推   pamper:不一定是錢的問題   而是個性問題   05/18   18:58


推   zoonead:推樓上   05/18   20:58


→   POPSTAR5566:我律訓同梯有人自己開業兩年月入廿萬   05/18   22:30


推   fgvb:應該還是看業務能力啦   各人命不同   05/18   23:42


推   angelalei:周邊朋友會去當法官助理   司法事務官的,多半是個性不喜當   05/19   09:28


→   angelalei:律師,反而薪水對他們來說沒那麼重要   05/19   09:28


推   colinton:應該是個性問題較多。   05/19   16:29


推   infun:周邊朋友當法官助理的不是要出國就是要考司法官,法助是結婚   05/19   22:17


→   infun:安胎兩相宜~   05/19   22:17


→   infun:所以也蠻多人是進去等懷孕或是等生產的   05/19   22:18


→   leooooo:我覺得就是不想當律師就別來當呀,不論是薪水還是個性考量   05/19   22:51


→   leooooo:又沒人逼你來當,老子愛當律師又犯到誰了,有些人人生沒啥   05/19   22:52


→   leooooo:目標      爽就好ㄌ啦   05/19   22:53


推   dochibi:是律師還是法律系畢業生..感覺報導沒說清楚吧   05/21   17:08


推   ownerlai:檢事官一個月不是有75K嗎?   05/26   20:37
回覆 轉載ptt 在12/12/2013 3:42:51 PM的回覆:
作者leochang   (leo)
看板PttLifeLaw
標題[其他]   觀察站/律師飯   愈來愈難吃
時間Sun   Sep   25   14:20:41   20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25/2/2zcby.html

更新日期:2011/09/25   10:55   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面對今年律師高考新制,錄取人數近千人,衝擊原本就已僧多粥少的律師市場現狀。
國內的律師市場,近年來,早已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兩極發展,知名大律師的
計費,是「按時」以萬元計,小律師則是「依案」計費,討生活並不容易,若再有千
人加入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律師恐怕不再是高收入的代名詞。

法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各大財團、金控,都有專屬的律師群,若遇有官司,都是老
面孔,收費雖屬營業機密,但熟知內情者透露,不論是以案計,或按時計費,每案動
輒幾百萬元。大律師的行情則是按時計費,每小時上萬元,不只開庭,開會討論乃至
閱卷,都是計時收費。

相對大律師的「時進萬金」,小律師則只能討生活。初進入市場的律師,通常是選擇
受僱,待稍有人脈後,再行開業,為了分擔開辦事務所的固定支出,一般會以合署辦
公方式,不過,案源開拓不易,不少律師因收入比上班族還少,最後無奈結束營業。

近年來,在律師市場中,異軍突起的一群,是屬轉任律師的檢察官或法官,由於這些
司法官,本就有硬底子的司法偵審實務,頗受財團歡迎,而他們在司法官任內的前後
期學長、學弟妹關係,更是涉訟特定人的最愛。

法界人士表示,律師在執業的初期,因人脈不深,只能以專業取勝,若案子辦得好,
加上物美價廉,很容易出現「案子會找人」,不怕沒收入。應酬在律師界中似乎不可
少,因為人脈的拓展,與案源成正比,而因此有不少律師深信此道,下班後,非得加
班應酬。法界人士說,整個律師的收入,早已大不如前,且競爭激烈,面對新制律師
分試考試將錄取近千人,未來,律師這口飯恐怕更難吃了。

http://www.ptt.cc/bbs/PttLifeLaw/M.1316931644.A.AA5.html

專業證照貶值,台日律師過剩的時代來臨

2011/08/18   13:56

日本引進美國Law   School(法律學院)制度,2003年四月正式啟動,在大學法學部中設立法科大學院,在傳統法律系之外,建立新的法學教育學制,被視為日本法學教育改革的新里程碑。但日本的改革仍有待改進之處,像是2003年即開放70個法科大學院設立,供給過剩,再加上這幾年不景氣,導致即使通過司法試驗取得律師執照,卻無法接到案子的律師也不少,亦僅能到鄰近的中國尋找出路。   

今年律師高考吸引逾萬人報考,到考率9成,預計將有近千人及格。律師名額增加,可使訴訟當事人在選擇辯護律師時的價格、專業上,有更多選擇,也讓律師平民化的理想早日達成。提高名額後,可由市場自然淘汰,未來,律師這口飯恐怕更難吃了。台灣律師執照的價值是否會步上日本的後塵,值得繼續觀察。

http://blog.udn.com/seminar110/5554939
回覆 大叔 在12/12/2013 4:10:36 PM的回覆:
大叔的觀點是,原PO或許被用人單位主管一眼看穿你的心態只是找個過渡位置而已,再加上你或許也表達出連你自己都對自己的英文程度太沒信心,換成是我,也不想冒險把機會給你。


否則你做一做沒幾個月又改心思去考試,或是英文果真實在差太遠而做不來,那被罵"無識人之明"的會是那位主管呀。
回覆 22 在12/12/2013 4:33:59 PM的回覆:

大叔中肯,謝謝您悉心回答,
或許真的被人資看出來了,所以才一直沒下文...

那我先去找份PT的工作好了
回覆 大叔 在12/12/2013 4:48:50 PM的回覆:
22版友,大叔上篇言語過於直接,請包涵。

如果你不嫌棄,大叔的淺見請你參考一下:
1.法研所畢業,法律專業程度一定不錯,應徵時自己要有自信。講穿了一般企業(包括科技業或金融業),找基層法務人員不太有人非要律師不可,法研所就很OK了。

2.英文程度你自以為不佳,其實未必不佳。當法務人員在英文能力上首需的還是"讀",其次才是"寫"。而這個"寫",常常又只是修改。你只要進去之後花一兩個月熟悉該公司業務所涉術語,再加上讀點bloomberg或cnbc之類的網路新聞,要上手並不難。最重要的是相信你自己辦得到(我想事實上你也一定辦得到)。

3.你可以先向公司表達,你在一年或兩年內"絕對"不會異動,一般公司會傾向相信你的承諾。至於後來你若考上甚麼更好的公職而想走,公司也會成全。只要你讓他們相信你會負責把交接辦好,而不是閃電走人就可以了。

以上淺見希望能有點幫助,加油。
回覆 22 在12/13/2013 2:17:10 AM的回覆:
真心的謝謝大叔,實在受益良多,
大概有一些方向了!
原本灰心到在找餐飲業的工作了...

真的很感謝您的意見:)
回覆 ?? 在12/13/2013 4:00:22 AM的回覆:
我猜你念的法研應該非台政北這三間對吧

回覆 法助薪水優 在12/13/2013 4:02:28 AM的回覆:
研究所學歷   起薪倒退嚕
中時電子報作者: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6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研究所學歷鍍金效果不再?據勞委會最新出爐的「初任人員薪資調查」統計,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有倒退嚕跡象,101年只有31,639元,比前一年32,321元減少682元。
至於大學畢業生起薪26,722元雖比100年的26,577元多145元,但卻比不上14年前大學生起薪27,462元,縮水740元。
高學歷難與高薪劃上等號,勞委會主委潘世偉認為,大學、研究所太容易進去唸,出現供過於求現象,勞委會將協助大學畢業生進行就業媒合,但他也鼓勵年輕人畢業後先工作2、3年,累積經驗再去進修,才能避免學用落差。
勞委會公佈101年職類別薪資調查結果,工業、服務業類受僱員工平均月薪是42,511元。其中,經常性薪資37,437元、非經常性薪資5,074元。
調查顯示,受僱員工薪資與專業技術程度有關,專業人員平均薪資超過各職類別員工平均薪資3成以上,而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則遠低於總平均薪資,差距高達3成5。
至於社會新鮮人起薪,101年起薪以「研究所以上」平均31,639元最高,其次依序是大學的26,722元、專科的23,732元、高中職的21,727元,國中及以下為20375元。
雖然各學歷的社會新鮮人今年的平均起薪,都比去年高,但增加金額依學歷不同,在145元到553元間,但唯獨研究所以上學歷社會新鮮人起薪31,639元,比100年的32,321元下滑682元。
但若與14年前(民國88年)薪資相比,研究所以上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31,639元,比14年前增1,251元,高中職增409元,國中以下學歷增890元。
但大專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遠不如14年前的水準,減少740元,減幅2.6%,專科生也降低1,052元,減幅達4.2%。
據勞委會調查,101年各行業職類薪資,社會新鮮人起薪最高的行業首推港埠業   (港務局)4,1697元,如果屬於專業人員,起薪更高達58,360元。排名第二是「其他保險及退休基金輔助業」   (存保、再保公司)41,157元,郵局排名第三,平均起薪33,780元,前三名都是公營機構,前10大新鮮人起薪最高行業中,公營單位佔6類,民間職類只有銀行、金控、航空公司及壽險公司4類上榜。
回覆 6年前的老新聞 在12/13/2013 5:41:23 AM的回覆:
好時光不再》律師20年內人多6倍   菜鳥慘


   2007/09/22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張家樂、曹敏吉、白錫鏗/連線報導】   

職場上令人羨慕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過去一直是高薪、地位祟高的象徵,但曾幾何時,「三師」風光不再,尤其律師,每年以3、400名的「產量」增加,僧多粥少,有些律師甚至一案難求,紛紛轉業,很多資深律師不禁感慨「律師的美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律師人數近10年來成長速度驚人。根據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統計,目前國內律師有9922人,領照的約5522人。資深法界人士表示,在2、30年前,律師的錄取人數,每年頂多2位數,最好的情況也只錄取5、60人。但自民國80年起,律師錄取人數開始大幅躍進。   

民國83年的律師高考錄取率達15.22%,錄取了563人;民國88年,錄取率也有13.88%,錄取564人,近年雖然錄取人數超過500人的情況已經不再,但錄取3、400人卻是常態,94年、95年,錄取人數分別是427和448人。律師錄取人數大幅成長後,直接造成律師業競爭激烈。   

像台中地區,76年間僅有律師236人,今年暴增為1320人,20年內律師人數激增6倍,但案件僅成長了3、4倍,案源少,大餅再怎麼切,仍是有人分不到。這幾年很多重大司法案件,甚至所謂的「司法大審」,都可看到與檢察官抗衡的律師身影,加上政壇很多明星都出身律師,讓不少年青人望風景從。   



但這些風光的名律師,或從政有成的名人,其實只是金字塔頂端的極少數人,大部份律師,尤其是菜鳥律師,要工作得很辛苦。一般來說,剛取得執照的律師,受制於人脈,大都只能到事務所受雇,行情約每月4至5萬元。有時當事人涉案,律師要從警局、地檢署一路陪到法院,日以繼夜地出庭;若聲請羈押,律師更要一夜守候,直到第二天法院裁定,相當辛苦。   

【2007/09/18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好時光不再》律師20年內人多6倍   菜鳥慘   -   新鮮人求職   -   職場考試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84201#ixzz2nIbgXfLM   
Power   By   udn.com   
回覆 會計師也不好賺 在12/13/2013 5:44:51 AM的回覆:
好時光不再》會計師產業外移   薪水縮水   
聯合新聞網 2007/09/19      
      
         三師之一的會計師是人人稱羨的高所得族群,但今年根據勞委會調查,會計師平均薪資縮水不少,不過由於主管機關對會計師要求增加,職業風險提高,工作量增加,加上國內產業外移,許多中小型會計事務所接案減少,使得會計師招牌不若以往閃亮。      

   致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佟韻玲表示,主管機關對會計業務要求越來越高,如財務透明度提高、財務報表需揭露細節越來越多,因此工作量增加不少,而且會計師所要負擔的責任也提高,職業風險提高使得會計事務所對於篩選客戶也比較小心,除了加強品質控管外,對於風險比較高的客戶就可能會主動拒絕。至於產業外移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影響比較大,比較難接到案子,對大型事務所影響比較小,如致遠會計師事務所每年仍舊固定調薪,今年調薪幅度最高更可達50%。   


雖然會計師工作量繁重,不過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新人起薪和其他產業相比,高出不少,大學畢業月薪約為3萬2000元,研究所畢業月薪約為3萬7000元,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仍受到新鮮人歡迎。   

【2007/09/18   聯合晚報/記者古亞薇】   
   
   
回覆 雙執照的很多 在12/13/2013 7:13:54 AM的回覆:
台灣有一百多位會計師+律師的雙師喔
幾乎都是商管或會計科系的人跨過來考律師
因為法律就是很單純的背科      跟國高中歷史地理國文公民的背科屬性很類似      任何科系或背景的人只要肯花點時間背書   都可以考上司法官或律師   很多考上司法官律師的人都是自學   許多司法官及律師都是念師範院校畢業的   以前的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是台灣公立台中州清水公學校高等科肄業   前大法官楊建華是小學肄業

但法律系的人卻很難跨過去考會計師
商學院或其它科系的人(經濟政治或理工醫農所有科系   大一就必修最基本的微積分   讀高中理組的人在高中就要學微積分)      微積分學會才能看懂初等會計和中等會計這些會計系的入門課程
加上會來填法律系的   極大部份是很怕高中數學或高中英文的高中生   很多法律系的人在大學指考是靠背科考上   但他們的英數成績卻是大學指考的後段班   之前有認識一個40多歲的資深律師朋友是大學考試背科幾乎拿滿分(數學考了18分)而考上政大法律   
只有選讀法律系   才有可能大學四年或研究所都不碰數學和英文
當然囉   99%的專接本土民刑案件訴訟律師   也可以終其一生不碰
工作上完全用不到的數學和英文


追逐興趣   擁抱雙證照
2011-04-02   工商時報   【王信人】   
   
◆姓名:林佳穎
◆出生:1976年
◆學歷:台大會計學士與法律雙學士、台大會計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國際租稅法律碩士
◆現職:勤實佳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勤實法律事務所律師
◆經歷:建業法律事務所法務助理、萬國法律事務所律師
◆重要證照:會計師與律師執照

   
  因為排行老大,父親對她期待很高,從小就對她施以嚴格訓練,學齡前就得學會背九九乘法表;坐爸爸汽車出去時,父親在前座一面開車,一面考坐在後座的她心算,如何做二位數的加法與二位數的乘法。

     長大後,她考取了會計師以及律師的雙專業證照,在全台灣像這樣擁有雙證照的人可能不超過30個。她是林佳穎,是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任理事長林敏弘的長女,她的成就,超越父親原本的期待。

     林佳穎天資聰穎,讀北一女一年級時,在全校科展中得到數學組第二名,而第一名是一位高三的學姐。她當時的志向是數學系,數字的世界在她眼裡,太有趣,但高中聯考填志願卡時,父母親一人坐一邊,把她夾在中間,防止她偷改志願卡,她只能填三個志願:台大會計系、政大會計系、台北大學會計系。

     想走出自己的路

     雖然高中台大會計系,但林佳穎並不想走父親的路,大一時,因為選修民法,發現對法律也有興趣,大二時就申請雙修法律系,「我是全台大第一個雙修會計系與法律系的學生,同屆有同學在大三雙修這二個系,但比我晚一年」,林佳穎想保持低調,但仍不禁流露出自我肯定。

     大學畢業後,她保送直升台大會計研究所,期中到日本明治大學當交換學生8個月。

     會計研究所畢業之後,林佳穎選擇到法律事務所去上班,1年多後,辭職考律師執照;考上律師之後,又去律師事務所上班,後來才去考會計師執照。

     發現最喜歡稅法

     林佳穎說,到後來,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稅法。花了很長的時間,繞了一大圈之後,回到她父親經營的勤實佳會計師事務所上班,成為林敏弘的最佳左右手。

     林佳穎說,目前為了照顧小孩,她最想學的是「快速料理」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做出豐富營養的菜餚,先生心疼她家庭、事業兩頭燒,常常安慰她,「不必勉強」。

     擁有會計、法律兩大專業,做的是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又有家人相挺,林佳穎知足而快樂。


   


回覆 王甲乙令人敬佩 在12/13/2013 7:37:48 AM的回覆:
寧作乞丐不索賄   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出書
   2011/11/08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八十五歲的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縱橫法界四十年,曾抗拒收賄、不理關說,也知道不少司法界甘苦、秘辛。   記者王文玲/攝影   
   八十五歲的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縱橫法界四十年,曾抗拒收賄、不理關說,也知道不少司法界甘苦、秘辛。他昨天發表新書「我的奮鬥人生」,回顧一生,毫不猶豫說「但願長做法律人」。

王甲乙小學畢業後到台中州大甲邵役所當工友掙錢。台灣光復後政府改制,他學歷不高被裁遣,痛哭後發憤就學,先以同等學歷考取初中三年級,之後就讀台中商職的補校,通過普通檢定、高等檢定考、普通行政人員等考試。   

他先到台中縣政府人事室當股長,目睹公務員受民意代表刁難,決定當法官,在一九五四年考上司法官。   

王甲乙一九五六年分發到台北地院從事審判工作,到一九九六年退休,當過法務部常次、政次、行政法院院長,司法院秘書長、最高法院院長,是擔任這五項職務的首位台灣人。   

對司法改革,王甲乙有很多想法。他反對最高法院法官「論資排輩」,年資到了就升庭長,如此「石頭也能變神仙」。王甲乙剛當法官就遇到司法黃牛詐財、通譯借其名義收賄。他牢記母親交代「即使作乞丐,也不能索賄。」他說,初任司法官就要把持住操守,以後人家就不會找上門。   

一九五六年十月,總統府與國光印製廠有租約糾紛,當時台北地方法院院長找他談話,要他判總統府全勝,他以「依法辦理」回應,判總統府第三局部分勝訴、部分敗訴。   

王甲乙赴美考察時曾以「我是A.B.King」自我介紹,他解釋英文字母A、B,相當於中文的甲、乙,與會人員笑成一團。   

【2011/10/31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寧作乞丐不索賄   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出書   -   星期人物   -   火線人物篇   -   udn台灣人物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352888#ixzz2nJ4Vuzh9   
Power   By   udn.co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7%94%B2%E4%B9%99

王甲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學歷

台灣公立台中州清水公學校高等科肄業
台中商職附設補校高職部
   

王甲乙(1926年10月29日-),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台中州清水鎮(今臺中市清水區)人,中華民國法學家、法官、檢察官,曾任司法院秘書長、最高法院院長。[1][2]

生平[編輯]

王甲乙早年入台灣公立台中州清水公學校高等科,但沒有念完,便因家境貧困而輟學,經小學老師介紹到設在清水鎮的大甲郡役所擔任服務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光復後,大甲郡役所改為台中縣政府大甲區署,機構編製縮小,一批人員遭資遣而失業,王甲乙因學歷、資歷均不足,故也在資遣之列。這對王甲乙打擊很大,令他加深了對讀書的重要性的認識。失業期間,王甲乙多次躲在廁所內痛哭,幸而在母親鼓勵下,找到幾份兼差工作。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台中縣政府大甲區署僱員出缺,王甲乙過去的長官念及王甲乙以前工作認真,便優先將其重予錄用。[1][2]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王甲乙以同等學歷考入省立台中補習學校中學部三年級,自此開始半工半讀。後來,該校改為台中商職附設補校高職部。但王甲乙並未念完,便因參加並通過1950年台灣地區首次舉辦的普通檢定考試而輟學。隨後,1950年,他又參加並通過了普通考試中的普通行政項目。考試後,被分發至台灣省公產管理處工作,這是個肥缺,但王甲乙沒有去報到,而是繼續在台中縣政府擔任辦事員。據說另一位當時未去台灣省公產管理處報到者是邵恩新。[1][2]

王甲乙一邊任台中縣政府辦事員,一邊積極準備參加高等考試。1951年,參加高等考試普通行政人員及格。此後,依照公務人員資格,轉任台中縣政府人事室股長。任人事室股長期間,在1952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52年,王甲乙參加高等檢定司法官考試,但未通過。在此次考試前,他結識了黃尊秋(時任台中縣縣警局司法課課員),且二人共勉參加此次考試。1953年,王甲乙又參加高等檢定司法官考試,獲得通過。[1][2]

1954年,王甲乙參加甲級司法人員推事、檢察官考試及格。1955年2月,入司法官訓練所第一期(所長石志泉),1956年1月以第二名的成績結業。司法官訓練所第一期共有42位同學,其中僅有三位女同學(黃雅卿、方正婉、沈佩淑),其餘均為男同學,包括黃尊秋、楊建華、張特生、林明德、田再庭、林耀邦等人。這些學生平時由訓導專員朱丕生(察哈爾省人)負責管理。給他們上課的老師包括林紀東講授憲法,趙琛講授刑法,陳樸生講授刑事訴訟法,梅仲協講授民法總論,等等。[1][2]

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訓練所第一期開學典禮攝影
1956年1月,王甲乙和鄭健才一同被分發到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王甲乙在刑庭擔任候補推事。1956年11月,任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推事。1962年1月,王甲乙任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推事兼庭長,任內該法院院長岳成安指定其籌建司法新村。1963年5月,任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推事兼庭長。1963年12月,調任台灣高等法院推事。1965年,膺選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1965年9月,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建設研究班第二十一期。應司法行政部部長鄭彥棻之命,1965年10月,王甲乙任台灣澎湖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1967年7月,任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推事兼庭長。1968年7月,革命實踐研究院戰地政務研究班第二十五期。1968年9月至10月,革命實踐研究院行政管理研究班第一期。[1][2]

1970年前後,最高法院推事出缺,本來王甲乙想出任該職,以便與在台北讀書的女兒團聚,但應台灣高等法院院長錢國成之邀,1970年9月出任台灣高等法院推事兼庭長。最高法院推事一職,王甲乙推薦林耀邦出任。錢國成升任最高法院院長時,1972年8月,王甲乙隨之調任最高法院推事兼書記官長。任內,從1972年到1976年間,王甲乙幫助院長錢國成尋找地方新建最高法院大樓,但該新建計劃遭到行政院反對,認為即將「反攻大陸」,無需再新建大樓,於是僅在如今的司法大廈加蓋一層樓,形成如今的四層樓,這新加的一層樓作為最高法院的院址。[1][2]

1976年,行政院改組,汪道淵接任司法行政部部長。1976年12月8日,王甲乙任司法行政部常務次長。1979年8月1日,任司法行政部政務次長(部長為李元簇)。在司法行政部期間,王甲乙參與了《刑法》及《民法》的修正。1980年,實施「審檢分隸」,司法行政部改為法務部,王甲乙仍任政務次長,任職不到一個月。任內除參與推進「審檢分隸」外,還參與制訂《國家賠償法》,還協助研擬內政部(邱創煥任部長)主導制訂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1980年8月14日,任司法院行政法院院長。任內,主持行政法院搬遷三次。當時行政法院的法官來源複雜,許多是由行政官、統計長、典獄長、參事、行政秘書調任而來,王甲乙逢法官出缺時,積極延攬司法院的副廳長、高等法院的庭長接任,以改善最高法院的法官構成。他還破除了論資排輩的陳規,以能力選任庭長,陳瑞堂、陳計男、曾華松等人均被他任為庭長。他還參與研擬修訂行政訴訟制度。1981年3月,王甲乙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候補中央委員。[1][2]

1987年5月7日,王甲乙任司法院秘書長(新任院長為林洋港)。任內完成了《司法人員人事條例》,以推進法院自治化;1992年至1993年間,《大法官會議法》更名為《大法官審理案件法》,釋字第261號結束了「萬年國會」,經王甲乙堅持,設立了憲法法庭,降低了聲請大法官釋憲的門檻。1988年7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1][2]

1993年2月15日,王甲乙任最高法院院長。任內,已故最高法院庭長陳綱的家屬轉賣最高法院宿舍,王甲乙乃代表最高法院向台北地檢署指控。另外,他還參與討論修改《選罷法》以解決黃信介在花蓮縣競選立法委員的資格問題。1993年8月,獲聘為中國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1994年1月20日,中華民國法官協會成立,王甲乙出任第一、二屆理事長,直到退休後才由行政法院院長林明德接任第三屆理事長。1995年4月,兼任司法院民事訴訟法研修委員會召集人。1996年6月,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完成法人登記,正式開始對外運作,王甲乙出任第一屆董事長,1999年連任第二屆董事長,直到2002年8月9日該基金會第三屆第一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決定王金平接任第三屆董事長。任內,2002年4月4日,王甲乙率隊參訪中國大陸。1996年10月24日,屆齡70歲,自最高法院院長職位上退休。1999年5月20日,出任無給職總統府國策顧問。[1][2]

王甲乙還曾在司法官訓練所、中國文化大學、中興大學、輔仁大學等校兼職任教。卸任最高法院院長後,仍在東吳大學教民事訴訟法。[1]

2002年7月7日,王甲乙應「洪鈞培文教基金會」的邀請,發表《司法改革新思維》演講。[1]2011年,發表新書《我的奮鬥人生:從小工友到最高法院院長》。[2]
回覆 王甲乙很了不起 在12/13/2013 7:54:05 AM的回覆:
2011-10-31   
   
   從小工友到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   口述回憶錄出版   
   
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右)《我的奮鬪人生─從小工友到最高法院院長》新書昨天發表,司法院長賴浩敏(左五)、前大法官曾華松(左起)、孫森焱、張特生、鄭健才等出席。(記者簡榮豐攝)   
   
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我的奮鬪人生─從小工友到最高法院院長》新書昨天發表。(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出版回憶錄口述歷史,書中詳述王甲乙擔任法官和檢察長時,抗拒總統府及國民黨黨部關說等司法秘辛;十五年出生的王甲乙,日治時期是「台中州(今台中市)大甲郡役所」工友,後來刻苦自學、鑽研法律,最後當上最高法院院長。

王甲乙昨天舉辦新書發表會,書名:「我的奮鬪人生,從小工友到最高法院院長」,立法院長王金平、司法院長賴浩敏、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謝文定、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蔡進田、法務部長曾勇夫,及前大法官鄭健才、張特生、孫森焱、曾華松等二百餘位法政界首長、法界人士及親友到場祝賀。

王甲乙書中指出,四十年代他在台北地院當法官時,承辦總統府第三局控告國光印製廠的民事官司,總統府第三局透過法院院長找他關說,希望案子能判總統府全部勝訴,但他不為所動,最後判決總統府第三局部分勝訴、部分敗訴。

五十四年秋天,王甲乙當上澎湖地檢署首席檢察官(即檢察長)時,有公營事業經理私刻印章報假帳,國民黨縣黨部主委出面關切案情,他不受影響,仍要求所屬檢察官依法偵辦,起訴後,王甲乙甚至親自出庭論告,這在法界相當罕見,法院也判涉案經理有罪。由於王甲乙名聲太好,國民黨台灣省黨部書記長甚至到澎湖找他,希望他返鄉競選台中縣長,被他婉拒。

對於司法改革,王甲乙貢獻卓著,他七十六年接任司法院秘書長,逐步廢除法官裁判書宣判前送閱制度,確保法官獨立審判不受院長等上級長官干預,八十二年接掌最高法院院長,發現有一內規「發回更審比率最少的法官,考績可評比為第一名」,認為這會讓有冤情的案子喪失救濟機會,開會宣佈廢除。

王甲乙與已故大法官楊建華、前大法官鄭健才三人都自司法官訓練所第一期結業,王是台灣人、楊是浙江人、鄭是福建人,三人畢業成績囊括前三名,但無「文人相輕」情結與族群意識,彼此結為異姓好友,法界稱三人為「苦學三鼎甲」;兩岸開放探親後,楊建華返回浙江老家時,甚至告訴母親,他在台灣有兩位「異姓兄弟」。

王甲乙在法界服務四十年,資歷完整、獲獎無數,當選過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書中最後章節,王甲乙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細數已過世三年妻子王林東杏的勤儉持家;王甲乙有二子二女,長女王昱之從高檢署主任檢察官退休、次女王聖惠是高院庭長,長子王家騏經商從事電腦工作,次子王嘉宏是醫師、開設中醫診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31/today-p3.htm

司法人典範-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2011-11-30   12:30



【人物誌】司法人典範-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自學成就精采人生   可比王雲五

王甲乙苦學奮鬥,從工友成為最高法院院長,隨司法制度、法學教育制度的健全變革,恐怕不僅前無古人,亦是後無來者。他為司法奉獻一生,即使年事已高仍力求精進改革,如他回顧一生時所說的:但願長做法律人。

黃錦嵐

今年八十五歲高齡的前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十月三十日發表新書《我的奮鬥人生》,他懷抱著感恩的心,平實地回顧一生,所彰顯的,不在畢生功業,而是一個出生鄉下貧困的小孩,如何憑著奮鬥不懈的意志,不受利誘、不為勢劫、外圓內方而堅守原則的性格,以及不斷力求精進、改革司法的生命熱情,奮勇掙脫人生困境,從一個小工友,力爭上游,成為最高法院院長的過程。
正如前大法官張特生在推薦序中由衷發出的讚嘆:這是一個多麼精彩的人生!
王雲五是舉國皆知的苦學有成典範,王甲乙堪稱是「司法界的王雲五」。值得一提的是,各行各業的「王雲五」,未來可能還會有很多,類似王甲乙的「司法界的王雲五」,隨著司法制度、法學教育制度的日益健全,恐怕不僅是「前無古人」,亦是「後無來者」了。

不為利誘不為勢劫
熱情不怕得罪人

王甲乙在民國四十五年踏進司法界,當年法官待遇甚低、生活很困苦,他描述法官生活:「我擔任高雄地方法院庭長時,每月薪資非常微薄約八百元,要奉養父親、撫養四名子女,祇夠基本生活,月底常要省吃儉用,才能驚險度過,月中如果發生幾筆意外用支,例如小孩生病、學校郊遊、親朋來訪加菜,往往到了月底,常因沒錢買菜,全家祇好以配給米煮成稀飯,拌點配給的食油,再灑上蔥花過一餐,有幾次我們家還是吃稀飯配鹽巴。」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看來,實在難以想像。
即使處在如此艱難的工作環境,王甲乙仍堅持不為利誘--「即使做乞食,也不會收賄」,他在書中述說了一件拒絕收賄案例,並歸功於慈母教導有方。
王甲乙先生個性外圓內方,不為勢劫。在書中,他舉了一件抗拒總統府第三局關說施壓的案例;他也提到任澎湖地檢處首席檢察官(現改為檢察長)時,拒絕國民黨部關說,並親自到庭論告的案例。語氣雖然平淡,但在黨政凌駕司法的戒嚴時期,確實難能可貴。
王甲乙凡事力求精進、不斷改革、不怕得罪人。例如,他逕行廢止前任最高法院院長褚劍鴻的「駁回率考績辦法」時說:「法官不要為了考績而審判!這與審判獨立精神不符!」今日讀來,猶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i=TXT20111130142243DIV
回覆 楊建華也很強 在12/13/2013 8:10:30 AM的回覆:
楊建華[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建華(1927年12月13日-1998年5月16日[1]),字毓豪,生於中國江蘇省淮安縣(今改淮安市),清漕運總督楊殿邦後代,北洋大臣楊士驤一分支。台灣法律學者,中華民國前司法院大法官。

生平[編輯]

楊建華僅於幼時讀過四年私塾,十歲入小學四年級,不到一年間,即因日軍侵華而輟學,因此只有小學肄業,後又因家道中落,20歲未滿即任縣政府雇員之職,1947年,因績優升徐州地方法院書記官,次年又調江西九江特種刑庭書記官。來台後於1950年任台東地方法院書記官。1951年參加書記官普考獲第一名,次年調任台灣高等法院書記官。1953年司法官考試榜首。1954年律師考試獲第三名。1955年進入司法官訓練所第1期受訓,次年結業考試亦名列第一。

其後楊建華歷任各級法院法官,並曾任司法行政職務。其著述頗豐,雖無正式學歷,但教育部仍破例以無記名投票方式依其著作肯定其學術貢獻,審定其教授資格,可謂奇人。其與最高法院院長王甲乙、司法院大法官鄭健才於司法官訓練所同期受訓,又同為苦學典範,三人合著有《民事訴訟法新論》一書,而博得三鼎甲、三劍客的美名。楊建華另與法律學者邱聯恭組成「民事訴訟研究基金會」,該基金會數十年來,一直是台灣民事訴訟的研究的前導。

楊建華才思敏捷,在當時台灣司法界向有才子之譽,每試必名列前茅之事,固為人所知,但其亦強調勤勞用功之重要性,又因年少失學而自謂受王雲五之鼓勵。其最為人所熟知的專長係民事訴訟法,然而於刑事法、行政法亦多涉獵,並能著述講課,作育英才無數,可謂少數橫跟跨數領域的台灣法律學者之一。

於1982年遞補為中華民國第四屆司法院大法官,且於1985年連任第五屆司法院大法官的楊建華,也是至目前為止的中華民國大法官中,惟一沒有正式學歷者,不僅空前,以現今教育之發達,也可能是絕後。1994年楊建華接任文化大學法學院院長一職,惟其後積勞成疾,於1998年5月16日下午6時15分病逝於院長任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8A%E5%BB%BA%E8%8F%AF
回覆 22 在12/13/2013 8:48:14 AM的回覆:

我是台大的...
回覆 大叔 在12/13/2013 9:20:52 AM的回覆:
22學弟版友

加油,大叔再多嘴一下:

現在到年底了,大多數人在等年終獎金,所以表面上都很安份,也因此真正出現較大量離職現象會是2月上旬以後。很多HR或用人單位之所以現在看履歷不回復,未必是你不好,是現職還沒提辭呈。

回覆 學長 在12/13/2013 9:23:47 AM的回覆:
原來是台大學弟妹   建議你去丟科技業或銀行   有個位數的幾間不要求工作經驗      你去看104   很容易發現   其中有3間公司都很大很賺錢   
很喜歡收台大畢業生(不管有無經驗)   但職場新鮮人若要進去這幾間絕對不可要求薪水   否則就進不去了   因為一堆律師都搶著進去卡位   你要看長遠      
回覆 22大叔 在12/13/2013 9:29:48 AM的回覆:

大叔學長,
覺得有點溫暖,又想再次道謝了:p

我有想過年尾工作難找的情況,
但因為我本身不是住家裡,
今年八月畢業後準備一下司律,考了法助,
之後算算也一個多月待業了,一直和家裡拿錢有點不好意思,
所以才有點徬徨。


回覆 22 在12/13/2013 10:09:48 AM的回覆:

給另一位學長,

謝謝學長指點,真的很感謝!
小弟的確想進銀行,
但我以為多數銀行還是統一於3-5月做法務招募,
果然這還是需要內行人指點。

好的我再去104注意一下
(不知是哪幾間可否說的在仔細一點點呢><)

再次謝謝,真的受到很多的幫助



回覆 學長 在12/13/2013 11:09:06 AM的回覆:
這三間賺錢大公司的董事長都是對台大有濃厚情感的台大校友
常以實際行動造福台大學弟妹   
他們公司的   HR或主管多半是台大人或傾向遵詢董事長的公司用人政策   喜歡聘請台大人來當員工   有時他們也會錄用沒經驗的台大新鮮人   
總之   學弟好好加油吧   祝你順利找到好工作
   
http://blog.yam.com/jamezku/article/65687840

「國泰與富邦」二個『蔡家』的「學法從商」哲學!
蔡萬才、蔡宏圖、蔡明忠、蔡明興這四位在台灣商場上呼風喚雨的人物,都是台大高材生,其中蔡萬才、蔡宏圖、蔡明忠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彼此是學長學弟的關係。這三個法律人都沒有選擇從事法律工作,轉換跑道成為生意人,但是法律人的不服輸性格與思考邏輯深深地影響他們的行事風格,也造就霖園與富邦三代集團的事業王國!

蔡萬才、蔡宏圖、蔡明忠、蔡明興這四位在台灣商場上呼風喚雨的人物,都是台大高材生,其中蔡萬才、蔡宏圖、蔡明忠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彼此是學長學弟的關係。這三個法律人都沒有選擇從事法律工作,轉換跑道成為生意人,但是法律人的不服輸性格與思考邏輯深深地影響他們的行事風格,也造就霖園與富邦兩代集團的事業王國。   早年由蔡萬春帶領著弟弟蔡萬霖、蔡萬才打拚出的一番,如今兄弟分家,棒子交到了第二代,並成就了國泰、富邦兩大金控集團,分別由蔡宏圖、蔡明忠領頭,但總資產高達一、二兆,縱橫商場的他們,卻深深受著法律性格所影響。   蔡家第一個台大畢業生就是蔡萬才,在這次捐贈台大法律學院新館的簽約儀式中,蔡萬才致詞內容讓原本有些嚴肅的場合,一下子就活潑起來。

   回到闊別近五十年的母校,蔡萬才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拿起麥克風就開始「細說從頭」。   蔡萬才說,台大法學院現在徐州路的校址是台灣高等商業學校,二二八事件發生時,該校不少學生紛紛走上街頭,後來都被「抓的抓、槍斃的槍斃」,剩下沒幾個人,就交給台大法學院,那時經濟、社會、法律、政治系都只有一班。最後,蔡萬才說,有民主,法治,當然就需要有法律,法律是非常重要的。   當台大和蔡萬才商量要捐贈興建系館時,他毫不猶豫一口就答應了,樂意幫助法學院搬回台大校本部,不要再流落在外。蔡萬才回想起過往,笑說在台大念書時,自己不是名列前茅的用功學生,謙稱自己的成績很普通。在台大的畢業紀念冊裡,蔡萬才的名字寫的是「蔡萬財」,據了解,是因為後來要參選民意代表,蔡萬財將「財」字改為「才」。   民國七十幾年兄弟分家,蔡萬才取得國泰產物這一部分的資產;八十一年,他將國泰產物改名為富邦產物,也從此展開富邦集團的雄心壯志,接著富邦建設、富邦證券、富邦投信、富邦銀行、富邦人壽等,蔡萬才完成他的金融王國。在這個王國裡,如果員工有任何違法的情事,蔡萬才毫不留情地就會請員工走路,一位資深員工表示,蔡萬才非常有正義感,這點很像是法律人的精神。   大兒子蔡明忠成為父親蔡萬才的學弟,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到美國繼續念法律碩士。不過,蔡明忠花了六、七年的時間攻讀法律,最後卻發現自己不適合走法律這條路。檢察官或是法官的判決往往在一線之間,他擔心自己一個誤判影響別人一輩子,這個責任太大,他自我要求很高,不容許自己犯這樣的錯誤。

   民國七十幾年,蔡明忠回到台灣後就進入當時國泰產物歷練,在父親刻意的安排下,在集團的各個事業體學習。大學四年再加上在美國所受的法律學養,讓蔡明忠的邏輯思考能力大增。   七月的台灣大哥大經營權風波,台灣大哥大的經營團隊面對蔡明忠凌厲的攻勢,尤其是以「假處分」的方式,成功地透過司法途徑取得台灣電信經營權,讓對方毫無招架的能力。許多商界的老闆都說,富邦與台灣大哥大之役,整個操盤者一定是法律高手,招招都命中紅心,充分展現蔡明忠的法律功力。   上周在一場演講中,財經名嘴謝金河就說,今年初,他就預料到富邦集團將會和台灣電信集團有一場難纏的爭鬥。但想不到在蔡明忠的主導下,這場戰役贏得輕而易舉,輕輕鬆鬆就將台灣電信集團的經營者趕跑。看來,想要和學法律的老闆過招,絕非易事。

   蔡明忠的堂哥,現在是國泰金控董事長的蔡宏圖,也是讀台大法律系。蔡宏圖笑說,當時雖然台大法學院不在校本部,但是他還是常跑回校本部,目的倒不是讀書,而是跑來和女朋友約會。當時蔡宏圖的女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婆黃麗姿,是同屆圖書館系的清秀佳人。   離開台大校園已經三十年,蔡宏圖說,他早就忘記《六法全書》等書本上的法條,擁有美國法律博士學位的他認為,法律系給他最大的訓練就是邏輯思考分析的能力。當初父親蔡萬霖將集團事業交給蔡宏圖,這些年來每每遇到重大決定時,蔡宏圖就像律師般,冷靜地觀察思考,最後揮出必勝的一擊。蔡宏圖說,儘管他並沒有當律師,或是做檢察官等法律工作,但這些年在商場上,他始終認為自己是「法律人」。   在商場上,蔡宏圖可以說是非常尊重法律的企業家。法律人性格不管是在經營事業,或是做事應對進退,在蔡宏圖身上都非常鮮活。蔡宏圖特別在乎公司經營是否會涉及違法的情事,如果會違法,就算是會賺再多的錢,蔡宏圖都會選擇放棄,也不會游走於灰色地帶。   每次逢年過節,總有許多人送禮盒給蔡宏圖,不過蔡宏圖一律不收,秘書與公關部門一到年節就忙著把送給董事長的禮物請快遞還回去。蔡宏圖有著法律人特有的內斂性格,在公開場合,他非常謹言慎行。但或許多年來,沈浸在嚴格的法律條文中,蔡宏圖看起來有些嚴肅。不過現在是金控大家長,面對上萬名的員工,這兩三年蔡宏圖變得親和風趣,像是位溫暖的律師。   因為家族的需要,當年蔡宏圖放棄在美國的法律工作,轉換跑道到商界。

   不過,今年三十幾歲,一百八十幾公分的大兒子蔡宗翰也受到影響,念的也是法律,現在在美國從事律師工作。看來,蔡宏圖想要當律師的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了。   儘管霖園與富邦蔡家家族平時常聚會,但是在公開場合,雙方總是刻意地表現距離。在商場上,霖園與富邦有時是競爭對手,不講情面;但有時又是合作對象,親戚好商量。十一月三日,蔡萬才、蔡宏圖、蔡明忠、蔡明興,蔡家兩代在爆滿的媒體下,握手合影,許多人都認為這是非比尋常的畫面,歷史性的鏡頭,熱絡的景象讓外界總以為他們不相往來的傳言,不攻自破。   阿才伯脫稿演出 國台英妙趣橫生

   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大家都稱他為「阿才伯」。今年已經74歲,平時很少在公開場合出現,但是每每現身都會「語驚四座」。今年最讓外界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富邦金控運動大會時,他「脫稿演出」,公開表態支持扁政府連任,應該給第二次機會等等。結果引起軒然大波,讓兒子蔡明忠決定暫時婉拒所有要採訪父親的約訪。   在捐贈台大法律學院新館的簽約儀式中,蔡萬才致詞時,最後強調媒體應該多報導正面新聞,少些口水新聞,少些政治味,多談公益。講完後,蔡萬才坐下來立刻問坐在左手邊的兒子蔡明忠,覺得自己講得如何?蔡明忠點頭回答,講得不錯。但是,蔡明忠滿臉的緊張不安,很怕父親又「脫稿暢談」。   不過,蔡萬才的風趣與率直卻深受媒體喜愛,每次出現都會被媒體團團圍住,鎂光燈閃個不停。但是蔡萬才並不喜歡如此的關愛,去年富邦和北銀聯袂到木柵指南宮爬山時,蔡萬才直接到山頂等大家,面對攝影記者的鏡頭,蔡萬才笑著說:「不要拍我了,多拍拍下面的帥哥美女。」

   民國18年出生的蔡萬才,是受日本教育成長,對於日本有分親切感。蔡萬才常會去日本旅遊,他有許多日本友人,這些朋友都會提供許多關於財經金融方面的意見給蔡萬才,做為台灣金融業發展的參考。   今年9月,富邦人壽在日本松島舉行高峰會議,原本蔡明興執行長要參加,但最後是由總裁親自出馬。蔡萬才在致詞時,開玩笑地說,他的兩個兒子太忙了,沒辦法來,誰叫他們事業做這麼大,所以只好由他來參加。富邦的老員工說,過去蔡萬才很嚴肅,對員工都是不苟言笑,不過這幾年他的線條柔和許多,和員工的距離拉近很多,親切多了。   員工都認為,他是一個很風趣的長者,每每講話時,國、台、英語交叉運用,講話的文法則是日文結構,充滿故事性的妙趣橫生,很有味道。但是蔡萬才說,其實他是很害羞的,每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大大出現在各個媒體上,都很不自在。他不會為自己蓋紀念館,不過,如果後代子孫要為他興建紀念館,他沒有意見。   蔡萬才將要在台北市仁愛路的國泰大樓與富邦大樓之間,興建一棟約10層樓高的「福安紀念館」,紀念父親蔡紅老先生。土地約180坪,土地加上興建經費約在6、7億元,蔡萬才將捐贈給富邦文教基金會,這棟大樓預計在明年4月完工,這裡也將會是富邦文教基金會的總部大樓。   富邦集團底下有富邦文教、富邦藝術、富邦慈善等基金會。蔡萬才說基金會的資金來源許多都是他自掏腰包,富邦做了許多公益的事,有不少都是他們父子3人自己拿錢出來,以基金會的名義捐贈。這次捐贈2億元給台大興建法學院大樓,就是蔡萬才個人拿出2億元,以基金會的名義捐贈出來的。


http://ntueer.blogspot.tw/2008/07/1974.html
施崇棠   先生經營華碩公司,帶領6萬名員工共同創造華碩高品牌價值,成為世界第一的主機板及顯示卡製造商,並熱心教育事業,捐贈人文大樓回饋台大母校。其成就獲得各界肯定,於2006年榮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科技管理獎金質獎章,及第四屆台灣企業獎「傑出企業家獎」。   現任華碩集團董事長。   1974   年臺大電機工程學系畢業,交大管研所碩士。帶領華碩創造高品牌價值,為世界第一的主機板及顯示卡製造商,   2006   年其主機板全球市占率逾   40%   ,自有品牌筆記型電腦亦名列全球第九大。成果非凡,屢獲國際大獎及專業評測機構好評,如:   W1   筆記型電腦榮獲   IF   金獎   (IF   Gold)   肯定,是   50   年來唯一獲金獎的華人品牌;   2007   年榮登臺灣十大國際品牌榜首,獲頒臺灣精品獎最高榮譽「成就獎」;連續   9   年在   Business   Week   「   InfoTech   100   」榜上有名等。於事業有成之餘,更不忘回饋社會及母校,   1999   年成立「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藍鵲家族」等計畫,補助偏遠地區學校資源及中小學助學金;   2007   年捐贈臺大人文大樓,協助臺大人文科學領域更上層樓。
   
回覆 學長 在12/13/2013 11:33:48 AM的回覆:
可能還是要提醒學弟   我的三位台大學長姐都在這三間公司上過班
其中兩間是很累的暴肝公司   但因為很忙很累   公司在年終獎金或員工分紅   絕對不會虧待他們   他們一年賺的錢不會比法官律師少
其實這要看人啦   因我還要準備明年的司法官   就不會想去暴肝公司上班   而會選擇繼續當工作很自由但錢較少的執業律師
無論如何   學弟好好加油吧   
回覆 22 在12/13/2013 11:39:47 AM的回覆:

謝謝學長提點
也祝你準備考試順利,一切順心   :   )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