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檢警首次偵訊 律師須在場
發表人 小p  

發表日期

9/11/2007 8:05:57 AM
發表內容 中國時報   2007.09.11

檢警首次偵訊   律師須在場
    
黃錦嵐/台北報導   


            諸多冤案顯示,「檢警的第一次偵訊欠缺律師在場」,是關鍵所在。法律扶助基金會為保障被告的人權,與檢、警機關協商後已獲致初步結論,未來檢警第一次偵訊時,律師除了陪同在場外,也能積極提出異議並審閱筆錄。   

            警政署已同意從本月十七日起,在全省法扶會十五個分會所在地區的警分局試辦此一改革性方案,為期一年,試辦警分局在偵訊開始前,須將法扶會有關服務時間及聯絡電話,以書面告知被告,可申請法律扶助,並請被告簽名,附在警訊筆錄上。律師陪訊範圍,包括在警察局的第一次訊問、檢察官的複訊、聲押辯護等。   

            依法扶會規定,只要被告涉嫌最輕本刑三年以上重罪,且符合無資力標準(例如,在台北市,單身月入二萬八以下者,即符合標準),都可以申請法律扶助。另外,智能障礙者,不論案件類型、不分資力,均可申請免費律師。   

            至於外界最關心的律師在場,究竟能扮演什麼角色?如何保障刑事被告的人權?在六月底迄八月初的協調會議中,法扶提出四項期望。   

            一、律師在場時,能坐在被告鄰近的坐位上,能聽到被告陳述,看到被告的表情。   

            二、檢、警訊問若有誘導訊問、假設語氣等不當情形,律師可以提異議並制止。   

            三、若筆錄與被告陳述不符,律師可以閱覽、增修筆錄。   

            四、基於業務私密性,在律師接見被告時,希望不要有錄音或監聽。   

            法務部代表認為,依據規定,檢察官偵訊時,除非有串證之虞,律師本來就可以札記訊問要點。被告若有不便(無法)閱讀或智障等情形,律師可以協助被告閱覽,徵得被告意見,也可以增刪筆錄;律師也可提異議,請求載明筆錄。在上述範圍內,法扶會的期望,法務部可以接受。警政署代表對於第四項的爭議較大,還要再研究後才回覆。   

            法扶強調,基金會旨在保障人權,因此,即使申請扶助的被告資格稍有不符,該會仍會先予緊急扶助,事後再審查。除非資格完全不合,而且服務時間很長,才會要求被告支付律師費,否則,不會在細節上斤斤計較。   

            據法扶基金會指出,目前登記願意參與法律服務的律師,台北有近百人,板橋有約八十人,台中也有七十多人,律師人力無虞。



中國時報   2007.09.11    
首訊無律師   冤獄冤案知多少
黃錦嵐/台北報導   


            人,不論賢與不肖,一旦涉案進了警局或地檢署,欠缺律師在場協助,統統是「刑事弱者」。馬英九捲入特別費案、陳水扁捲入國務機要費案,是檢方案例;蘇建和等三死刑犯的纏訟,黃志成與羅讚榮的冤獄,是警方案例。   

            馬英九與陳水扁,一位曾任法務部長、黨主席、法學博士,一位曾是大律師,現任總統,不只有權有勢,更是法律的大行家。   

            親身涉險   扁馬皆曾體會   

            但是沒有律師陪同,他們「親身涉險」,接受檢察官偵訊,結果一位抱怨檢察官「誘導訊問」,另位也責怪檢察官「欺騙」。此時此刻,他們對「檢方第一次偵訊時,律師應有積極在場權」,應有深刻體會。   

            與黃志成、羅讚榮兩冤獄案例相比,馬英九與陳水扁幸運多了。黃志成被訴強盜殺人案遭到羈押,歷經十年纏訟,被關了三三六六天之後,才獲判無罪定讞。黃志成所以涉案,關鍵在於張憲全、方啟鈞兩名強盜殺人犯的指證,當這兩人被判死刑槍決四年後,八十三年間,警方才逮捕黃志成。   

            冤獄國賠   付出千萬代價   

            儘管黃志成喊冤,否認涉案,但警訊時,並無律師在場,以致他的基本權利無從伸張。本案不僅使他陷入纏訟,更陷入冤獄,一家愁雲慘霧過了十多年。國家在耗費司法資源之外,更付出一六九三萬元的冤獄賠償。   

            計程車司機羅讚榮被訴強盜搶劫案,也是坐了八百多天的黑牢,纏訟近七年才無罪定讞。問題也是出在被害人的指認錯誤。   

            警方蒐證草率,指認不合法,若有律師在場,且可聲請異議,扮演積極的發現真相角色,應可避免冤獄的發生,至少也可使警方在查案時,少走些冤枉路。   

            蘇建和案   爭議纏訟16年   

            蘇建和等三死刑囚案,是警方訊問無律師在場導致纏訟的典型案例。蘇建和案的刑事訴訟爭議,有警方刑求爭議,也有證物遺失、蒐證不實、筆錄不實等爭執,幾乎是檢警草率辦案可能發生的弊端,通通發生了。正因為十六年前,警方訊問蘇建和等人時,少了律師在場,少了律師的異議,少了律師對爭議筆錄的增刪。   

            衍變迄今,即使動員再多的大律師、國際知名的鑑識專家,在審判庭中,如何的大聲疾呼、雄辯,都難以扳回在檢警偵查階段即造成的「事實」。   

            蘇案,究竟是冤案?或是檢警草率偵辦的「慘案」?只有蘇建和等三人知道,或許還有天知道。可是,不論真相如何,檢警偵查階段欠缺律師在場,人權與司法資源損失之鉅,確實是無法估計的。



中國時報   2007.09.11    
員警排斥:律師在場只會「壞事」
吳俊陵、張企群/台北報導   


            雖然警政高層再三強調從未禁止律師在偵訊時提出異議或閱看筆錄,但多數基層分局對於律師到場都抱持排斥性,常見當事人提出要請律師時,員警會勸說「我可以給你方便(比如抽菸、不戴手銬、打電話等),如果有律師在,就要公事公辦」或「全程都有錄影錄音,你怕什麼?」、「請律師來他也不能講話,浪費錢啦!」   

            如果當事人還是請了律師,員警就會板起面孔,叫律師坐遠一點;至於要看筆錄?對不起,「偵查不公開」。但如果律師與辦案單位有情誼,警方給的方便就會多一點。   

            針對法扶會爭取律師辯護權的做法,刑事局表示,有關律師到場、提出異議、閱看筆錄等權益,只要是在不蓄意干擾偵查進行下,警方從未禁止,未來不論是一般辯護律師或法扶會律師到場,警方也將一視同仁。   

            不過,先前法扶基金會曾經提出偵訊室必須有法扶會律師專屬座位、偵訊室外特設法扶會律師休息室、和律師專用電腦等要求,刑事局說,礙於法源不明和警察局設備不足,且有獨厚法扶會律師之嫌,目前尚無法配合。   

            刑事局表示,依刑事訴訟法,警方對律師到場只能「限制」不能「禁止」,如果發現偵訊過程中,律師有明顯協助勾串、湮滅、偽造證詞或其他干擾情事,警方就會將律師請出偵訊室之外,但律師仍能從觀景窗或監視器畫面監看,當事人權益不會受到影響。   

            對於法扶會與警署協議的新作法,基層員警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律師的戰場應該在法庭,偵訊過程中給律師太多權利,只會「壞事」。員警表示,警方調查訊問有專業技巧,一字一句都環環相扣,從關鍵點進行訊問,甚至找出漏洞突破案情、還原真相「如果我問一句,律師在旁邊講一句,筆錄要怎麼做?」   

            員警認為,律師的立場是為當事人「脫罪」,如果律師偵訊中動輒提出異議,甚至藉審閱筆錄,搶先湮滅證據,或向未落網共犯通風報信,很多刑案根本辦不下去。



中國時報   2007.09.11    
警署:不干擾、串證即可
蕭承訓/台北報導   


            警政署十日指出,未來犯罪嫌疑人的選任律師到警局時,可在場聽聞,並合理的表達意見,詢問後也可在看完筆錄後簽名,但不得有干擾、串證等行為,否則警方有權立即制止。試辦時間將視警政署和法律扶助基金會等相關單位研商後決定。   

            刑事局並已訂定律師到場注意事項辦法草案,包括如何聘請辯護人、如何進行辯護、有何限制,都將有明文敘述。刑事局今天將邀集各縣市刑警大隊長開會研商,聽取基層的意見及看法,做為最後定案的參考。   

            此外,在法律扶助法的基礎下,警政署同意未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在接受警方詢問時,將會提供法律扶助基金會的電話供當事人選擇,當事人可以選擇免費的法扶會律師,也可以自己選任比較信任的律師,警察並不會過問。



中國時報   2007.09.11    
排擠有限   律師樂見人權受保障
張孝義/台北報導   


            法律扶助基金會昨天宣示警調初訊時,必須告知當事人可以請求法扶會委派律師陪同應訊。律師丁中原、江東原、薛松雨及李傳侯均表示,此舉對律師業務的排擠有限,而從長遠看,對人權的保障及律師的功能發揮更有正面效應。   

            至於現行警調機關偵訊時是否會刁難律師?受訪律師均表示,不同單位有不同作法,其中以調查局對律師的限制最多。   

            江東原表示,律師所服務的對象涵蓋不同階層的人士,法扶會幫助的對象必須合於規定的條件,也就是比較沒有資力委任律師的當事人,與一般律師服務對象本就有所區隔。   

            薛松雨表示,法扶基金會的宣示,排擠效應有限,畢竟一般當事人進行訴訟,對委任律師的信任度是很重要的,法扶會委派的律師未必能跟當事人建立信任機制。   

            至於陪同當事人應訊是否遭到刁難?薛松雨說,有的單位,律師可以坐在當事人身旁,有的單位則要求坐在後方,他也遇過某單位曾要求律師只能在隔壁觀看監視器。尤其是調查局的偵訊,律師比較使不上力,律師通常只有「陪同」的功能,不能閱覽當事人筆錄,也不能就問題表示意見。   

            陪同當事人的過程中,是否能表達意見?李傳侯說,現行警局偵查中,律師是沒有機會講話的,對於警方不當的訊問,也不能聲明異議。但是,律師可以提醒當事人行使緘默權,不過,如果次數太多,警方也會以故意拖延為由,報請檢察官對律師處分禁止代理。   

            丁中原說,訴訟程序中,有律師陪同當事人當然是好的,當事人不懂得主張的法律權益,可由律師代為主張。   

            律師如能在偵訊過程中,主動對於誘導式訊問提出異議,並可檢視筆錄,對當事人會更有保障。   

            只是發球權在警方,法界認為,如果沒有透過修法把遊戲規則訂清楚,屆時爭議仍難避免。



中國時報   2007.09.11    
挑明遊戲規則   提升檢警偵查品質
蕭承訓/特稿   


            警察是職司犯罪偵防第一線的司法人員,但長期以來司法改革一直貶抑警察的地位,使得警察慣以「偵查不公開」避開法律的限制,忽略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如今透過明文規範律師與警察間的遊戲規則,不只保證警察辦案品質,也保障了人權。   

            早期警察辦案,講的是「人證」,破案靠的是「人脈」,所謂「三人成虎」就可以將人冤枉入獄。雖然法律規定可選任辯護人,但是升斗小民,早已被警察的威脅利誘忘了這一環。   

            偏偏法院審理案件,重視的是初供,也就是警察機關初訊的筆錄,嫌犯事後翻供都會被視為辯詞不足採信,使得警訊筆錄,一方面因屬「審判外陳述」而被視為傳聞證據;另方面卻在審判結果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奇怪現象。   

            警察也常常自我調侃,社會上九成的壞蛋全是警察抓的,但警察問的筆錄卻只是傳聞證據,所以警察問過的話,檢察官、法官都還要再複訊一次,乾脆直接把嫌犯及證據全都交到檢察官手上,由檢察官直接訊問。   

            民國八十六年,司法改革開始注意到所謂程序正義,刑事訴訟法明訂警察在訊問時應有的告知義務。   

            八十八年規定偵訊犯罪嫌疑人原則上應全程錄音錄影,九十二年九月以後,甚至要求警察應問錄分離,警察辦案的過程在法律的明訂下,愈來愈明確、愈透明化。   

            警政署並訂定標準的筆錄訊問格式及偵查規範,但受限於人力及警察素質,少數員警辦案仍便宜行事,無形中給了嫌犯脫罪的藉口,最後法院更以程序瑕疵判決無罪,員警簡化程序,反讓司法正義無法伸張。   

            其實過去警察常講破大案、要績效,往往容易忽略人權,如今在法律的明文規定下,讓警察與律師的攻防間取得一定的遊戲規則,未嘗不是好事,只是對於一再高舉人權大旗的律師們,能否謹守辯護本分,或許才是關鍵。
回覆 p 在9/11/2007 8:24:52 AM的回覆:
律師陪同到場   警方偵訊別怕!   
   
【聯合報╱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   2007.09.11   03:56   am   
   
      
犯罪嫌疑人第一次的檢警偵訊筆錄常引發爭議,法律扶助基金會決定試辦「律師陪同到場」專案,讓涉案者在警方首次偵訊時即有律師協助。

法扶會定本月十七起試辦一年,初期以強制辯護案件的嫌疑人及智能障礙者為扶助對象。

法扶會董事長古登美表示,目前除了南投、台東、金門、馬祖、澎湖等地,因律師不足暫不實施外,全台其他各地都將開始試辦;「律師陪同到場」的範圍包括:警局第一次偵訊、檢察官複訊、聲押辯護等,但調查局所偵辦案件暫不包括在內。

該會已與司法院、法務部、警政署、人權團體代表達成共識,認為可保障人民的訴訟權益,確保檢警偵查程序符合法律規定,避免訴訟、社會資源的浪費。警政署今天將邀各縣市警局研討配套措施。

今年三月發生國道襲警殺人案,警方逮捕嫌犯陳榮吉,首次偵訊時因律師陪同在場,才發現丟槍的警員指認有問題,案發當時陳榮吉的手機基地台發射台並不在現場,同時被劫車的車主也表示搶車的不是陳榮吉,證實警方擺烏龍,還陳清白。

法扶會指出,這個案例凸顯出嫌疑犯第一次被警方偵訊時,律師陪同到場的重要性。

法扶會表示,律師陪同到場,當警方偵訊嫌疑犯時,有威脅或誘導式訊問,律師可當場提出異議;警方如以假設語氣訊問,律師可以制止,要嫌疑犯不必回答問題。律師也可以提醒嫌疑犯有緘默權,甚至可以請求警方調查對嫌疑犯有利的證據。

法扶會秘書長郭吉仁表示,扶助對象限於強制辯護案件(最輕本刑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且無資力者,以及智能障礙的嫌犯,法扶會不收任何費用,有需要者可以打電話向法扶會(02)66328282申請,律師一旦接到法扶會的通知,必須在四十五分鐘內趕到現場。   

【2007/09/11   聯合報】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