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戰鬥的法律人
發表人 p  

發表日期

11/8/2007 6:53:37 AM
發表內容 戰鬥的法律人   

by   UMP-45   (2007/11)   

      

「跟病魔搏鬥這麼久,我現在改嘗試跟癌細胞『和解共生』…」。言猶在耳,才剛剛在一個月前,樂觀評估自己病情的林山田教授,突然於十一月五日凌晨一點五十分,病逝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從今年一月十四日發現自己罹患胰臟癌至今,林山田一直以樂觀且「戰鬥」的態度來面對病體,但最終依舊抵擋不住癌細胞侵蝕,在十一月天罕見的溼雨陰冷天氣裡,黯然離去。   

回顧「二度罹癌」之後的生活,林山田在這將近一年時間裡,不斷鞭策自己的腳步,希望能夠加快留下著作的效率。「如果讓我這一關過了的話,我要寫我的回憶錄」。二○○四年從台大法學院退休之後,林山田在宜蘭礁溪深居簡出,回歸最單純的田野生活,遠離台北政壇。   

回顧自己這二、三十年來在社運與政壇打滾,奮力推動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他常笑著說,「這是法學教授帶頭違法」。不把世俗價值觀放在眼裡,也不把尋常現實規則當作阻礙,要學生隨時保持「戰鬥」狀態,這就是林山田的風格。在他從台大法學院退休之前,歷屆學生為他冠上「戰鬥的法律人」稱號,並且以此為名出版他的論文集。   

飽滿的戰鬥精神,卻不見得換來令人愉悅的結果。林山田曾說,「這麼多年來投入社運,常常很熱情和大家一起約定向前衝,結果自己用力衝之後,才發現身邊沒有半個人,只有我一個衝出來而已」。   

從早年中央警官學校畢業、當刑警開始,林山田的思想就不是很符合一般台灣社會的保守概念。即使擔任堪稱「國民黨黨校」的政大法研所所長,林山田激烈主張台獨,也被保守學界視為「洪水猛獸」。從最保守的機關開始造反,與自己的既得利益過不去,林山田算是台灣第一人。   

十五年前帶頭衝撞體制,廢除刑法一百條,很多人都認為林山田是為了「言論自由」。事實上,林山田自己說,「那是為了獨立建國」。為了「獨立建國」,所以要講「台獨」,要講台灣獨立,「所以才需要言論自由」。這個邏輯,跟鄭南榕一樣。   

常掛在嘴邊,林山田認為「獨立建國就是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他說,台灣一日不建國,台灣人當「無國之民」,是何等悲哀的事情?   

他十五年前就看出,「官方說的『統獨休兵』口號,只是逃避問題,轉移目標的緩兵之計,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因為拖延問題,而惡化台灣的前途,特別是中國霸權政府,從未放鬆併吞台灣的野心。台灣最重要的公共建設就是獨立建國,否則建立再好的民主制度,追求再高的經濟成長,卻被中國所併吞,再多努力都將是枉然」。   

經過了一九九六年台灣第一次總統民選為止,前後陸續經歷了「建國廣場」、「建國會」、「建國黨」等獨派運動組織,到最後退隱,如今回想起來,逝世前幾個月的林山田,心中還是有些遺憾。   

「一些人到如今,還在利用建國黨這個名字,或者朝建國黨捅幾刀,實在是…」,政壇怪象紛起,以及獨立運動氣勢的消褪,至今常讓林山田氣餒。   

一九九八年敗選台北市長、準備參選總統後的陳水扁,也曾經特地訪視林山田。「我跟扁仔說,你這屆不要選,你現在超人氣,把這股氣勢拿來做社運,推動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二○○四年不但總統是你,台灣獨立也可以成功。」可是,阿扁最終沒有採納這個意見。而林山田掛念的,則是他首先提出,結合社運力量與體制內改革雙刃並行的「剪刀理論」,現今政壇已經少有人提及。   

「不過,阿扁每年都有寄生日卡片給我,還叫我『林老師』」。他對於民進黨執政後,台獨運動氣勢低落,甚至有人說「獨立建國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因而退出、解散建國黨的這段歷史,還是有所不忍,也有些使不上力的無奈。   

不受世俗制約,也顯現在林山田的學術成就上。今天所有台灣學法律的學生,都必須拜讀林山田所著的《刑法通論(上)(下)》、《刑事訴訟法》、《刑罰學》這幾本教科書,年輕學子即使不知道林山田的反傳統性格,也都認識他在專業領域上的權威。   

原本十一月八日,銘傳大學法學院要邀請林山田演講,講題是「犯罪與刑法」,老朋友都很高興,準備到現場幫他加油。去世前,林山田也說,「我又不是有知名度的名嘴,年輕人願意聽我演講,我很樂意」。言談中對公開演講,與年輕人互動,充滿期待。   

他也喜歡拿自己經過多次仔細修訂的幾本教科書,很得意的說,「你看看,這個書封面都是我自己設計的,黑白分明,就像我的個性一樣,嫉惡如仇,只有黑和白,沒有妥協」。   

在生前最後的時間裡,他依然很辛苦地在修訂教科書,「這是第十版了,我對書的『版』和『刷』分的非常清楚,有重大修訂才叫『版』,如果少數修訂和加印,我都堅持叫『刷』。」一字一句修改訂正,反覆確定又確定,對於為林山田修改稿件的家人而言,是一件苦差事。   

一絲不苟修訂著作,也一絲不苟地實行簡樸生活。很少人知道,林山田代步的轎車,車齡已經二十多年,是早已經停產的福特全壘打陽春車。十幾年前TNT寶島新聲電台的新聞評論節目中,一起主持的好友傅雲欽律師,還曾經在空中,為了幫他換車而公開募款,這筆錢後來還是用在社團活動,老爺車依舊陪在身邊。   

「只要物質生活降到最低,精神生活就自由自在」,這是林山田掛在嘴邊的日常生活哲學。不過,個性豪邁熱情的他,還是把老爺車重新烤漆成大紅色,七十歲的病體,開起車來橫衝直撞,猛踩油門不腳軟,悠然自得奔馳在礁溪鄉間,讓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活力。   

豪邁的生活態度,也體現在林山田的飲食裡。即使罹癌,他依然不改習慣,「我從來不相信什麼養生哲學、生機保養飲食,還是喜歡大魚大肉」。這點堅持,也可看出他一些頑童個性。   

發現罹癌後,林山田很有耐心,每天往來住家附近的五峰旗瀑布,他常常早晚各一次,耐心從山腳一路攀爬到幾百公尺高的瀑布頂端,然後做吐納運動。五峰旗瀑布頂的聖母朝聖地天主教堂,裡面有位來自中國的新住民神父,是林山田的忘年好友。   

面對癌細胞侵蝕,對林山田來說並不新鮮。一九八三年擔任政大法研所所長的時候,他也曾經罹患過膀胱癌,這是老獨派都知道的往事。當年對抗癌細胞成功,也讓這次再度罹癌的林山田,有點「再過一關」的期待。   

在已經絕版的《德國胡思錄》書中,他寫道「在病床上想了再想,事情已經發生了,怪自己也無濟於事,倒不如把事情看開點,趕快從事自我的心理建設,來對抗這種絕症,才是當前要務。躺在病床上,想到柔道場上經歷無數次的比賽,假如自己信心十足地上場,…,總會順利地摔倒對方,這種體驗或許可用到這次的心理建設上」。   

對於自己的柔道身手,是林山田最沾沾自喜的往事,常把櫥櫃裡面的柔道獎牌拿出來觀賞。他覺得,在這個是非顛倒的世界中,要能夠悠遊自在生活,「尚武精神」非常重要。   

林山田一九六八年留學德國期間,就在Clausthal-Zellerfeld參加德國大專柔道賽,他當教練率領母校杜賓根(Tuebingen)大學柔道隊,參加比賽得到團體第二名。不只如此,他自己參加七十公斤組個人賽,也得到第三名,這面獎牌至今還被他妥善珍藏著。   

他提倡「尚武精神」,這是外界少知道的林山田個性。他非常嚮往德國大學的兄弟會,用劍術與創傷,磨練優秀學生的意志力,並且不怕在臉上留下疤痕(中國人傳統所謂的「破相」)。林山田認為,台灣學生太過陰柔且女性化,整個社會崇尚「小白臉」,沒有鬥志,缺乏海洋文化的冒險與團隊精神,他覺得不太好。在日常生活中,林山田也以自己為本,徹底實踐一人孤獨的冒險哲學。   

林山田很重視文明與效率,因為長期在德國念書,對於德國的先進與文明唸唸不忘。他常提到在德國的無限速高速公路(真正的Freeway)上面飆車的往事,也對德國人充滿公共服務意識,積極主動檢舉交通違規的「騎士」精神津津樂道。他曾說,「德國的火車分頭等、次等艙,讓窮人和富人同時到站,時間是平等的。台灣卻不一樣,有錢的可以搭快車,沒錢的只能搭慢車,這是台灣與德國在文明觀念的差異」。   

抗癌的意志,有時候也難免讓林山田掙扎。「固然要戰勝癌症,可能比在柔道場上摔勝對方還要困難,而需要更大的信心。所以,還要想盡辦法,強化活下去的信心。死亡固然是每個人無可避免而鐵定要走的路,既然讀了些書,當然也要寫些書,做了些事,才可以走。到開刀時,書是有寫了幾本,但還沒寫得夠,除了教教書外,對台灣社會該做的事,當然也沒有做夠。在這種情狀下,實在死不得。一定非死不行,則該做的事未做,該盡的義務未了,該…未…,真是心不甘,情不願。」   

林山田想做的事情很多,回想十五年前的「退報運動」,則凸顯了他火爆但又有效率的尚武哲學。「聽說聯合報那次的退報運動,讓他們賠了四億,王惕吾恨死我,我覺得非常值得」。對於媒體亂象,林山田從無奈到苦笑,完全無解。他在礁溪的公寓裡,購置了一台液晶電視,不過他說「很少開電視,就算要看電視,也只看動物頻道,看動物與生態影片,比看台灣新聞有趣」。他接任陳定南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其中重要的工作,也包括改革媒體亂象。   

談到自己二度罹癌的原因,林山田也曾打趣說,「我是個熱情外放的人,看到不公不義就想要跳出來對抗,嫉惡如仇。本土政權執政八年,現在統派卻越來越猖狂,國會與媒體一團亂,台灣獨立建國越走越遠。我不在其中,不好批評,如此鬱悶難解,又要隱居沉默,和我的個性完全不合,可能因此而讓癌細胞有機可趁」。   

言談之間,林山田不掩飾對民進黨執政的失落感。生前極力想要重新出版自己舊著作,特別是非關法律專業的獨立建國言論集,在重新編排文字的過程中,林山田多次談到,「把以前寫的這些呼籲大家支持民進黨的文章刪改。民進黨已經執政,這些文章不合時宜」。對於本土政權,他隱隱有著一些「恨鐵不成鋼」的矛盾情緒。   

重編《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小冊子,原本林山田親自將書名改為《終戰後的台灣法制》,還想再加入新的篇章,特別是補完最近八年,讓人無法忍受的司法亂象。「讓我先修訂完教科書,馬上就開始寫」,這本書的修訂,算是林教授最後的遺願之一。逝世前二天,第十次修訂的《刑法通論》才剛剛完成。   

希望自己不僅是法律專業受到認同,也想要讓更多的人,讀到他獨立建國的概念,他曾經自掏腰包一百多萬,自己出版《建造自己的國家》小冊,不僅大量發送給外界,在台大開課的時候,也常在課堂隨手發給學生閱讀。而充滿感性筆調的《德國胡思錄》套書,市面已經絕版,他最近也自己出錢,把出版社倉庫剩下的存書全部買回家,希望送給想要看的朋友留念。   

「我希望書籍可以出版,並且要大量發行鋪貨,最好放在書店最明顯的地方,讓讀者輕易買到閱讀」。這些十幾年來累積的評論文集,目前還散見在各出版社零星出版的法學書堆中,對於非法學專業的評論,象徵著自己人生重要的哲學與思想,林山田更加重視。   

「芸芸眾生中,必須走些一般人不想走或不能走的路,做些一般人不想做或不能做的事,才能顯示出短暫無比的人生該有的意義。」在《德國胡思錄》書中,林山田似乎悄悄為自己的一生下註腳。走別人不想走的路,人生有了意義,也注定他的孤獨。能夠對抗孤獨的,只剩下他讓人懷念的豪邁與熱情而已。   


林   山   田   年   表   

1938.10   出生於台南市   
1957.08   進入中央警官學校四年制第一期   
1960.04   第四屆全國柔道錦標賽大專院校個人組冠軍   
1961.07   任高雄市警察局臨編巡官   
1966.02   辭警職,赴瑞士入佛立堡大學社科院進修   
1967.09   轉學赴西德,入杜賓根大學法學院進修   
1968.03   任杜賓根大學體育學院柔道教練   
1968.11   獲西德大學柔道聯賽團體組亞軍   
1972.03   獲西德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72.08   任中央警官學校客座副教授   
1973.08   兼任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主任   
1973.10   首次出任警察特考典試委員   
1976.07   獲西德宏博基金會資助,赴西德自由大學研究一年   
1977.08   專任輔仁大學法律系教授   
1980.09   兼任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委員   
1981.08   專任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1983.06   首次出任律師高考典試委員   
1983.11   發現罹患膀胱癌   
1985.10   兼任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所長   
1986.08   兼任政治大學法律系系主任   
1987.10   首次出任司法官特考典試委員   
1990.08   專任台灣大學法律系暨法律研究所教授   
1991.09   發起並參與廢惡法運動,而廢除刑法第一百條言論內亂罪   
1991.12   獲選出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1992.05   擔任「五二四反獨裁   廢國大」大遊行總領隊   
1992.11   擔任「退報運動聯盟」召集人,積極推動退聯合報運動   
1993.07   因退報案(聯合報自訴誹謗),遭台北地方法院判處五個月有期徒刑   
1993.08   獲國科會資助,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研究一年   
1994.07   退報案上訴,獲台灣高等法院改判無罪   
1995.07   發起並籌辦每周末於台北市政府前的「建國廣場」   
1996.04   出任彭明敏教授的建國會執行長   
1996.05   擔任「五一九台灣要建國」大遊行總領隊   
1996.08   擔任建國黨組黨籌備小組召集人   
1996.10   擔任建國黨副主席(至1998.04)   
2003.03   獲國科會資助,赴德國杜賓根大學研究半年   
2004.02   自台灣大學法學院退休   
2006.12   擔任陳定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2007.01   發現罹患胰臟癌   
2007.11   逝世於宜蘭羅東聖母醫院   


山上有林   山下有田   左右對稱   黑白分明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