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木寧居:千萬不要來唸法律
發表人 到底當律師好不好呢?  

發表日期

3/31/2015 1:24:57 AM
發表內容 【讀者投書】木寧居:千萬不要來唸法律

每年   3   月、4   月是學測放榜後,各校高中生推甄的熱門時期,3   月   25   日,大部分的大學推甄第一階段篩選結果都在這天出爐,每個有通過第一階段的高中生,莫不戰戰兢兢地準備第二階段的面試。如果有要以法律系為志向,或者未來志業依舊模糊但不排斥法律系的學生,筆者身為一個法律系畢業的學生,對於這幾年的觀察可以分享一下心得。

13年前,楊智傑教授出版《千萬別來唸法律》一書,批評國考制度的扭曲以及國考主導法律系研究與教學的取向(包括學生的上課率隨著考季而變化、期刊文章為考試而服務、課程為國家考試而開、獨門暗器等等現象),相當一針見血,但時到今日法律這個行業的生態基本上又產生更多的變化了。

對法律系畢業生而言,如果不考慮轉行到另一專業領域去,絕大多數學生的志向是針對律師與公務人員(尤其是司法官)汲汲營營地努力念書考取   (這樣的比例至少在前段法律系大學內高達9成以上)。對於法律系就業的嚮往,大部分是立基在司法官與律師的高薪想像上。可是,對律師而言,這已經是過去式了;至於司法官,基本上雖然仍是高薪(從事幾年的司法官職業基本上就可以繳完房屋頭期款買房了),但是名額緊縮不少(以2014年為例,1年僅錄取54位司法官)。

連動著台灣的經濟情勢,以及司法改革不彰的情況下,國內的律師行業基本上是相當慘烈的。姑且不論律師錄取率的逐年放寬(現在已經達到1年900位以上,以2014年為例是915個),案源的「不成長」跟律師的競爭已經達到相當可怕的程度。如以台北市而言,基本上台北市律師的工時都高到嚇人,晚上8、9   點下班是常態,而在一些大所甚至是加班到凌晨12點到3點也不少見,而隔天依然是8點半到9點半到辦公室。這是因為客戶、司法或行政機關的文件需求,以及律師所承辦業務很少能夠找到適合的職務代理情況下,責任制是不得不然的(否則逾越任何的司法期間,都會招致不可回復的後果)。但是,為什麼不多聘一些律師呢?關鍵點是在於「案源的『不成長』」。

法律人前輩們,無論是律師實務界或是學界,基本上把「法律」做得太小了。基本上如果以我國多如牛毛的法規命令,對於各式各樣的生活事實都必須訂出一套規範來的話,應該不缺法律人才方是。因為無論在具體的訴訟案件、非訟事件、研究計畫、法律草案擬訂等等,理論上都應該涉及到法律問題。可是,從我國學界的不長進開始,我們都很習慣用傳統四大法   (民刑公商)支配性地理解任何新興的法律問題,但不知不覺因為就自我畫限,而不注重新興法律問題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導致法律的業務愈做愈小。

這樣的現象,在學界上舉個最近很紅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問題,一般法律學者只會重視各階段行為的定性(例如下架是不是行政處分、切結書是不是附款)、各食品相關行政命令的授權明確性、有沒有妥善的行政程序、受害大眾有無請求下架的訴訟權能、有無違反比例原則等等。但對於管制手段如何設計,甚至是管制對象到底是什麼,在法學界的討論聲音卻極少。舉例而言,對於安全但不真實的食品(例如說草莓布丁沒有草莓,只有很多化學添加物,但都在容許劑量範圍上)如何去管制?或是食物的來源如何控管(例如說用非常噁心的原料,但最終產品仍在安全範圍內),這些問題鮮少在法律界的論述內出現,幾乎都拱手讓給公衛、食品衛生專家去了。也就是說,基本上我們對於政策的想像過少,而法律學者的訓練只會搬外國法去證成其論述的正當性,但是在釋義學的說文解字上,欠缺理論基礎。到最後,很多人會想與其要找法律學者立法,還不如找個翻譯社把外國法典翻一翻可能比較省錢。我們很多重要法案,例如政府最近的研究計畫,關於放射性廢棄物(核廢料)最終處置整體策略、行動寬頻業務的相關管制規範、電業自由化、能源稅或碳稅的規劃這些新興問題,基本上法律人的比重相當稀少。

至於在律師實務上,如暫且先擱置非訟業務不論,以訴訟律師而言,基本上絕大多數純法律背景律師還是只能謹守傳統的民刑商業務(甚至在金融業務上,能處理的律師還是少數),對於工程、醫療、公共衛生、稅務訴訟等,純法律背景律師的重要性大幅地降低,多半都仰靠其他領域跨法律的律師接走了。尤其在最大宗的稅務行政訴訟上,會計師比律師實用太多了。再者,訴訟最重要就是「認事」及「用法」,「用法」上法官根本不會聽律師的法律見解,都是自己心中有成見的,做司法實務的人都知道,基本上法官天威難測。而「認事」上,幾乎都全權拱手讓給專業鑑定。更不用講,我國司法制度基本上已經沉淪到不行,訴訟時程過長以外,更多的是法官跟檢察官的濫權而無法監督(當法官任意在法庭上曲解律師的話,書記官不敢違逆法官,而無法聲請法庭錄音時,你又能奈他何?行政法院偏袒行政機關、民事法院偏袒保險公司之類的傳聞亦不少見)。

因為純法律背景的律師很少自己跨領域,我們可以聽過很多其他領域跨法律,但我們很少聽到純法律人跨其他領域的。法律人把自己的市場做小了。也因此,我國法律學的發展,也是相當落後的,鮮少看到國考科目以外的法律論述探討。

在過往律師稀少的時候,放棄其他領域案件而拱手讓人的傳統民刑事訴訟市場下,當然還可以活得很快樂。但當律師逐年增加時,新進律師沒有能力去打開其他專業領域的訴訟/非訟市場時,基本上只會愈來愈辛苦,而對未來愈來愈沒有希望。

當講工程法的對工程一點基礎理解都沒有、講稅法的不知會計、講生醫法的不懂生物醫學、講職業安全衛生法的不懂公共衛生時,我們能期待一般的法律人可以做出多少妥善的法律管制規劃呢?

奉勸各位學弟妹們,我會建議如果要念法律,你一定要跨領域,甚至你應該先培養其他領域的專長之後,再來念法律。不然,還是不要墮入這個不長進的學門。

(作者為律師,法研所畢業   )
回覆 說得太好了 在3/31/2015 8:37:39 AM的回覆:

除了給讚不知道還能給什麼.
回覆 學水電最夯 在3/31/2015 9:24:20 AM的回覆:
批評唸法律沒前途,能不能提供個有建設性的,說說要唸什麼才有前途?現在不管唸什麼,都是要能跨至少兩種以上的專長才有競爭力。不然現在有哪項單領域就可以包你吃香喝辣?


回覆 Teresa 在3/31/2015 9:47:39 AM的回覆:
法律這麼好的學問
只因眼前沒生意就被貶低成這樣....
短視近利者還真不少
回覆 UU 在3/31/2015 9:54:08 AM的回覆:
所以司法官考試改革就不該再限制其他職業參與
我有認識同時具律師和會計師執照的
現從事會計事務,你說他沒資格考司法官合理嗎?
當然他應該不會去考司法官   不過這是另一碼事
回覆 路人 在3/31/2015 11:11:06 AM的回覆:
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曾聽某位具有醫療背景的老師說過,現在台灣整體經濟環境不佳
年輕人低薪的情況將會繼續持續下去,短期內很難改善...
且台灣科技業大多是代工產業,有做研發的並不多,
科技業競爭激烈,市場瞬息萬變,很容易就被被淘汰..
看電腦、手機產品更新的速度就知道了..
現在比較穩當的行業大概就是健保跟國防這兩塊大餅!
只不過一個是明蝦餐,另一個是窩窩頭;
有能力的就吃明蝦,能力稍差就啃窩窩頭.
兩者都餓不死,但薪資比一般大學生高也是事實!
想要過穩當且不錯的生活,從事醫療業會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台灣以後將成為一個老人國(台灣出生率之低,是世界前幾名)
有空去復健中心看看就知道,一堆老人排隊在做復健,生意興隆!
回覆 路人 在3/31/2015 11:20:27 AM的回覆:
補充一下
私立科大物理治療系畢業有執照的治療師月薪4~5萬沒問題,
且j物治師不難考.去中小型醫院或物理治療中心平均月薪也有4萬左右.
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律師難考(雖已放寬,但還是有8成5考不上)
沒考上律師,去中小企業月薪只有25k...
法律這行飯真的不好吃,且吃得很辛苦.
回覆 路人 在3/31/2015 11:33:06 AM的回覆:
昨天自由時報有學者專版討論台灣的年金問題
尤其7、8年級真的很可憐...即使考上公職、教職也是被上一代剝削的一群!
以前的老人只繳一點錢,卻享有最優惠、領最多的退撫制度
甚至一堆老人怕退撫制度修改,現在都急著搶退休
因為這些老人在職時月薪8萬,退休月退可領近7萬,差一萬而已,
笨蛋也知道退休領月退比較划算!
50出頭就在家閑閑沒事幹,月領七、八萬!
反觀現在的年輕人繳較多的錢,將來卻可能領不到退撫金..
真的是鬼島無誤!
回覆 a 在3/31/2015 11:56:13 AM的回覆:
其實說的很真實,奉勸還沒考上的各位要現實點…
別以為考上就風光了
路還是艱難,畢竟台灣不像美國那樣,
大家都大學畢業才讀法律
造成很多法律人即使誤讀了法律系,
也只能硬著頭洗下去繼續補習考試..
回覆 在3/31/2015 3:13:32 PM的回覆:
律師不過是個資格考而已,現在很少有人會以為考上律師就很"風光"了吧?
讀法律不是法律系的專利,什麼系都有可能來讀,但法律系也一樣,要另外自己再找一樣專長修學分或輔系,與其唸法研,還不如多修個輔系。
讀什麼系好?或讀什麼系不好?這根本是無聊的問題,不管你讀什麼系,單單一樣專長都已經不足面對現在的競爭環境,作者會覺得失落,可能是他自己原本以為光靠"律師"這個身分就能帶給他多少獲利吧?
回覆 aa 在3/31/2015 4:47:14 PM的回覆:
現在大學選科系一定要選有「員額總量管制」的科系!
醫、牙、藥,這三個科系就是符合「總量管制」的科系.
唸這三個科系只要是正常人,再怎樣不繼,畢業起薪仍高於同屆大學生.

以醫學系或牙醫系來說,國考錄取率大約8成,落榜比考上還要難XD
就算成績很差,選不到爽爽科,被丟去內外急當值班粗工,月薪也有15萬,
5~6年後能獨當一面時,月薪就可達30~40萬!
雖然偶爾會爆肝,但公職爆肝也賺不了這麼多...

選到爽科的就更爽!
免值班,起薪雖然少一些,但5~6年後每月也是20多萬在賺..
以前有同學成績不是很頂尖,一般醫學系考不上,去當軍醫,
現在生活輕鬆無壓力,薪資也比資深司法官還要高!




回覆 醫學系獨大? 在3/31/2015 10:01:41 PM的回覆:
現在台灣只剩下醫牙可以讀了嗎...

律師不能團結一點,推動修法民刑訴訟強制代理,
或是調解委員必須具有律師資格,避免調委提供錯誤的資訊,
或是律師可以主動廣告業務招攬客戶,
或是開放如美國般可依後酬拆帳...等等,
引入國外律師生存之道,
這樣對法制的推進有幫助,對律師的生涯也有保障,

與其在紅海中廝殺,
不如從制定遊戲規則下手.
律師是通曉規則的人,
當然更可以進一步去制定合理的規範.

君不見醫師對波波追殺得有多凶,還發App追殺,
醫界大老對員額管控有多嚴格,
想多成立一個醫學院都很難,
依照統計,
醫療訴訟醫師勝率8成5,敗訴醫師的民事賠償額平均100多萬,
醫師們卻只會不斷拿極端值抱怨醫療糾紛多可怕,
說醫療工作壓力多大風險多高...
沒有人提到,在診所當醫師,3x(x<5)歲月入30萬的比比皆是...

朋友在台中當保全,說現在新蓋的上億豪宅,
買主名單都是台商和醫師,(是的...沒有律師)
甚至很多買家醫師也只有3x歲左右...

人家就是團結起來,總量管制,進口管制,
再放出這行很苦壓力大風險高的苦情形象,
(人力不足又不准多招一些醫學生,
         寧願關病床也不能開放市場打壞行情...)

他們會告訴你,
實際上他們賺兩個月就等於賺一般上班族一年的薪水嗎?
實際上他們即使被告,也幾乎都能全身而退,
實際上他們值班只有當R的那5年,
只要進診所後,每天準時上下班,月入30萬嗎?

學醫學的人如此懂得體制規範控管,
學法律的人,
又為什麼不團結起來,
制定對於法律人合理的規範?
回覆 aa 在3/31/2015 11:31:29 PM的回覆:
樓上說得甚有道理!
醫界只要牽涉到自身利益,人家可是相當團結的.
不像法律圈自掃門前雪就算了,甚至還搞自相殘殺...
醫界不但對波波嚴厲追殺,也完全封殺輔系、雙主修!
甚至連醫學系轉學考也幾乎完全封殺!
法律人也應該要團結起來,除了把學分班給封殺掉,也要嚴格控管員額
一些阿薩布魯學測考不到40級分,讀到國立真遠.
甚至有些成天玩魔獸三國、夜衝、跑趴,這樣也法律系畢業??
一堆大學技院濫設法律系,搞得人人都是法律人,畢業人人25k
若法律系跟民國70年一樣,全國只有7間,絕不會有今日慘狀...
回覆 地政士~~ 在4/1/2015 12:11:05 AM的回覆:
  即使回到律師一年只有個位數及格的年代,台灣起碼未來十年的時間律師人數還是呈飽和狀態。

  不過補習班及一堆大學法律系教師就要當心了,因為想考國考的人會大幅減少。


--
  一個民國五十幾年先通過高檢,然後大三就考上律師的老師說,他大四執業,當年就買車買房了。

  不過現在考上律師證照,好像只是標準配備而已。
回覆 才剛發生 在4/1/2015 1:08:07 AM的回覆:
司法官應試資格草案   法律人自築高牆
還說沒自肥??
回覆 現實就是如此 在4/1/2015 11:40:46 AM的回覆:
大學所有科系裡,法律系學生是大學生涯最乏味的一群,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是一個方向:國考
不像其他科系學生發展多元   ,校園生活也較多采
法律系真的不適合放在大學部
回覆 投報不值得 在4/1/2015 2:39:17 PM的回覆:
一個幾萬塊的工作須要這樣拼死拼活去爭取,   法律人真是悲哀!   
回覆 也是考生 在4/2/2015 12:49:33 AM的回覆:
說現實一點
法律系的沒考上律師
不管你自認多厲害或宣稱自己只是不想考
別人看你終究只是ㄧ個萬年考不上的肉腳而已
現在如此      五年後      十年後更是如此
因為到時候律師更是滿街跑
誰要請ㄧ個沒有律師牌的法務?
回覆 常委 在4/2/2015 12:58:58 PM的回覆:
當初很多人酸   楊智傑   是考不上律師才寫書批判
如今人家在大學教書,當時酸他的人不知成就有無相當?或是還在考?
回覆 企業小法務 在4/2/2015 5:57:05 PM的回覆:
原PO內容,本人部分贊同,但關於律師這一行將來業務量越來越少的部分,除律師錄取人數增加外,本人從另一觀點表達意見!

本人在一般民間企業(土地開發公司)擔任法務工作,當公司客戶遇到土地糾紛時,第一時間會想到的都是向本公司詢問意見或解決方式,非到不得已,不會真的想花錢去詢問律師意見,或尋求律師協助。

原因無他,因為從"人性"觀點,當有"免費"的顧問可以諮詢時,當然能用則用;況且,很多企業的法務,雖然尚未有律師執照,但其法學實力並不遜於律師,尤其很多行業"隔行如隔山",律師懂得不一定比"產業界行家"來的多。

所以,很多時候,本人常常需"免費的"做售後服務,幫客戶寫存證信函、起訴狀、陳情書、答辯狀等等,因為消費者意識抬頭,以上的工作內容都成了"必要性的無償服務"。

所以,在保險業、不動產業、資訊業的法務很多時候都稀釋了律師的"案源",但因為是"無償服務",並未違反律師法。而一般企業,更不會花大錢請一位專任律師去做一般無職照的法務人員就能完成的工作內容,有時花個3~4萬元請一般法律系的畢業生,所能做的工作遠比花10多萬元請專任律師來的多,更重要的是,很多無執照的"法務人員"夠聽話、好使喚,大多不敢忤逆老闆。

這是目前的社會現況(至少是本人所觀察到的現象);因此,"或許"時代的趨勢發展下,很多傳統的律師事務所都必需要面臨轉型的壓力,往"顧問公司"的方向發展,而且對於會計、稅務、不動產、資產規劃、節稅都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回覆 地政士~~ 在4/2/2015 7:25:16 PM的回覆:
  就我個人認為根本一拖拉庫的業務等待開發,問題是這類業務熟不熟悉而已。

  有良心一點的,不會亂接案件;沒有良心的,不懂裝懂,反正律師都先收錢的,打輸了就當練功而已。

  以不動產而言,光不動產買賣糾紛的案件,我認為就很多了,主要是仲介太爛了,為了成交而不擇手段,因此而造成糾紛。

  我個人是曾當過兩家仲介的專任代書,加上也有考試院不動產經紀人證照,雖然我個人是沒從事過仲介業務,但光證照這一點應該還能唬得過去。

  我在其他領域還有一些專長,所以老實說不太怕實習或有的沒有的這方面的問題。

  其實其他科系畢業生的律師如果在工科或醫科有專業知識的話,是能打爆純法律系畢業生的律師,因為他們極難跨到這個領域來。

  律師是一張能整合你專長的證照,但最重要的是要能先考上再說啊! XD
回覆 路過 在4/4/2015 8:50:15 PM的回覆:
搞不懂為何一堆法律系畢業的都一窩蜂跑去唸研究所?
以前可能因為兵役的問題,需要用研究所來延後兵役
但現在已實施募兵制,似乎已沒有必要用研究所來展延兵役了...
研究所對國考的幫助極為有限!
每天做一堆與國考沒啥關係的報告,以後也不可能再拿出來看
搞不懂把時間花在這些鳥事要幹麻?感覺就是在浪費時間!
某些社科類組的研究所根本就是讓一些在職生洗學歷用的!
看一下他們的學經歷,差點沒笑出來!
高職畢業去念一些有錢就能混畢業的在職碩班,然後又讀博班.
還有當年考不上大學,去讀軍校專科部,退伍又洗學歷到碩博士的..
現在高等教育尤其是社會科學類,幾乎都是讓有錢人洗學歷用的
年輕人唸啥政研所、社會所、歷史所....出來能幹麻?領22k嗎?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