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地特法知英文第六題
發表人 地特法知英文第六題  

發表日期

12/15/2015 10:07:57 AM
發表內容 不符憲法保障宗教自由意旨
B立法特定宗教人物生日為國定假日
D未因宗教理由而設置服替代役制度
我本選B
但是想
1.儒教孔子誕辰變教師節,耶誕節變行憲紀念日
2.不論宗教別都可放假,鼓勵未必是「侵害權利」
後改D
德國基本法有因良心問題需設替代勤務設計,以保護因宗教問題無法執行打仗殺人的因應制度
請教大大
我的選擇對嗎?
回覆 789 在12/15/2015 12:32:43 PM的回覆:
答案是B
回覆 john 在12/15/2015 2:01:08 PM的回覆:
不是D   當然就是B
回覆 UU 在12/15/2015 4:44:50 PM的回覆:
答案是D   
題目是問保障宗教自由
B即使某宗教被訂為假日,無關保障宗教自由。
只有D才會干涉到宗教信仰
回覆 ~.~ 在12/15/2015 5:14:47 PM的回覆:
儒教?
就算是漢武帝霸著百家獨尊儒術,也未言其為儒教。

至於12月25日放假從來就不是因為耶誕,而是行憲紀念;更何況,該日早已不放假

---------------
你的說明顯有問題!
回覆 ~.~ 在12/15/2015 5:18:12 PM的回覆:
ps.教師節也已不放假了。
回覆 ~.~ 在12/15/2015 5:34:37 PM的回覆:
最後,依據我中華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為佛陀誕辰紀念日,紀念釋迦牟尼誕辰(浴佛節)為紀念日,(也)不放假。



回覆 “~。~ 在12/16/2015 12:26:09 AM的回覆:
你四書五經是到底有沒看過啦
中庸內容如同金剛經
大學如同大乘精神
如果依你的見解,道教也只能叫道家
祭孔大典是「拜」頭殼一個洞嗎
道家五經你又看過幾本
南華,清淨,陰符,道德……
佛家ㄌㄟ?
法華,愣嚴,華嚴,愣伽,阿含,阿彌陀,圓覺,六祖壇經
雜家?
呂氏,傳習錄……
滿口共勉,你到底了解多少內容?
這些我都拜讀過,其他政論部分就不談了
回覆 “~。~ 在12/16/2015 12:31:54 AM的回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吧?!
回覆 “~。~ 在12/16/2015 12:35:45 AM的回覆:
「孔廟」只是圖書館?
回覆 ~.~ 在12/16/2015 12:49:39 AM的回覆:
你扯這些東西有甚麼用?

宗教除了佛教外,最重要的,就是<神>的概念(無論是一神論或多神論)

請問:儒家有甚麼神?孔子哪來是甚麼神?他在中國的地位就是大成至聖先師

道家也是阿!那是後來民間信仰將老子視為是道教的太上老君。



最重要的,孔子自己都說過了:未知生,焉知死?
這跟佛教所謂的六道輪迴,以及西方極樂世界的概念是大異其趣!

-------------
你顯然完全不懂這之間的界限。


你扯到祭孔也是很扯,中國人祭祀祖先的概念是在於慎終追遠,清明節的由來跟宗教也無關(跟中國民間的道教也無關,中國人早就有祭祀的概念,但民間信仰的道教是遠在這之後,當然,也在道家老莊之後)


你對於宗教的概念是完全錯誤!
回覆 ~.~ 在12/16/2015 12:57:46 AM的回覆:
儒教是否宗教的各種觀點
中國宋代以來常把儒道釋三教並稱(此外還有胡人信奉的三夷教,即摩尼教、景教和祆教)。「吳尚書令闞澤對吳主孫權曰:『孔老二家,比方佛法,優劣遠矣。何以言之?孔老設教,法天以制,不敢違天。諸佛說教,諸天奉而行,不敢違佛。』」可見古人眼裡儒教是與道教佛教一樣的宗教。明代末年,利瑪竇來華試圖通過「驅佛補儒」「合儒-補儒-超儒」「陽闢佛而陰貶儒」「貶佛毀道,援儒攻儒」,修改儒教教義(比如替換上帝概念)以使其基督教化,方便傳教,遂倡儒教非教說。這引起了明朝傳統派士大夫和佛教徒極度不滿。崇禎年間《刻辟邪集序》中說:「有利馬竇、艾儒略等,託言從大西來,借儒術為名,攻釋教為妄,自稱為天主教,亦稱天學。」利瑪竇一死,繼任者立即認為儒教是宗教,引發禮儀之爭,教皇克萊蒙十一世發布教皇敕令《自那一天》絕對禁止中國天主教徒敬天祭孔祭祖。1742年,教皇本篤十四世在教皇敕令《自上主聖意》「禁止傳教士對敬天祭孔祭祖問題進行再議,並堅決否定克萊蒙十一世特使Charles   Ambrose   Mezzabarba的八條變通辦法,要求堅決執行《自那一天》禁令。20世紀初,滿清還頒布《學務綱要》:「外國學堂有宗教一門,中國之經書即是中國之宗教。學堂不讀經,則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謂三綱五常,盡行廢絕,中國必不能立國。」

梁&#21843;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論》中第一個提出了儒教非教說,否定了自己早先在《西學書目表》的儒教說,認為孔子所教「專在世界國家之事,倫理道德之原,無迷信,無禮拜,不禁懷疑,不仇外道」,孔子應與蘇格拉底並稱,而不能與釋迦、耶穌並稱,「夫不為宗教家,何損於孔子!」。蔡元培、陳獨秀發展了梁氏的儒教非教說,否認孔教是教,但不否認漢武帝之後存在過儒教。陳獨秀正告康有為:「吾國非宗教國,吾國人非印度、猶太人,宗教信仰心,由來薄弱」奠定了「中國古代無宗教說」的基礎。他們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獲得了五四時期學者的全體支持。1982年崔大華發表於《哲學研究》第六期的《「儒教」辨》以及錦全發表《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的《是吸收宗教的哲理,還是儒學的宗教化?》認為儒學的核心是道德、倫理,因為儒學沒有人格神,沒有彼岸世界,沒有把孔子當作神。儒教不像道教那樣可以成仙升天或者像佛教那樣講究來世,也沒有西方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樣的天國。但這是各大宗教的不同特點,並非宗教的構成要素。而猶太教、瑣羅亞斯德教和神道教也是沒有天國的概念,舊約里甚至沒有「天國」一詞。早期中國原始宗教具有上帝、四岳、祖先等諸神崇拜,儒教承認存在神、鬼,但不關心其世界的事,而將注意力完全放在現實世界,儒家左丘明的左傳說「神無福也」,按照儒家歷史觀,神不是決定戰爭勝敗、國家發展或者衰敗等等一系列人間世事的主宰,儒家認為「先王之道」(即周文王、周武王所實施的政策和治國理念)才是保證社會穩定和國家昌盛的根本因素。然而根據出土金文化考古材料,周文王、武王所實行的政策以及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和儒家所提倡的「先王之道」有很大的區別,實際上儒家的「先王之道」更像是一種基於西周早中期社會的理想模式。漢武帝以後儒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流派結合,出現了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等個別中國原始宗教的儀式,不過中國原始宗教的很多內容已經失傳(有一些內容保存在道教科儀之中),今天人們只能通過甲骨文、西周金文等出土文獻去了解夏、商、周三代的中國原始宗教。儒教雖然和亞伯拉罕諸教有很大的區別,但毫無疑問儒教是東亞古代最重要的意識形態之一。

1978年底,在中國無神論學會成立大會上,任繼愈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論點。1980年起,任繼愈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正式提出「儒教是宗教」的主張。儒教是教說的第一篇文獻是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第一期發表的《論儒教的形成》,此後就是《儒家與儒教》等論文。儒教是教說的依據是儒家經典神聖化建立了儒教神學體系。神學化的儒家,把政治、哲學和倫理三者融為一體,形成龐大的儒教體系,在意識形態中一直占據著正統地位。儒教的來源,一是殷周時期的天命神學和祖宗崇拜的宗教思想,一是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宋代創立的理學標誌著儒教的成熟。儒教崇奉的對象是「天地君親師」,有神靈系統和祭天、祀孔的儀式,儒教的經典是六經,中央的國學和地方的府、州、縣學就是儒教的宗教組織,學官就是儒教專職的神職人員;儒教不講出世,不主張有一個來世天國,而把成賢成聖作為宗教的最高追求;其教義就是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神化和宗教化。朱熹對神靈非常虔誠,每遇大事,要向孔子報告;天旱少雨,向山川等神靈祈禱。朱熹的宗教感情,是儒者宗教感情的典型體現和集中代表。人神關係在儒教中的表現,就是天人關係。在儒教中,天是人命運的主宰,人必須順從天的意志。董仲舒說天有意志,有喜怒,可以賞善罰惡。朱熹在董仲舒的基礎上,把天理性化,也把天人性化。認為天又道德的屬性——至善,從而使天人一理,天人貫通;對上帝意志的順從,就表現於對天理的遵守。

何光滬指出儒教的天是佑民、討罪的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至上神。儒教的政教合一在性質上基本上是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一致的。[34]賴永海指出天即上帝是儒家的至上神,天的意志是儒家一切政治、倫理原則根本出發點。以昊天上帝為至上神的神靈系統是儒教的信仰系統。上帝最初乃是上古的祖宗神。宋代儒者把天、理、帝(上帝)等說成同實異名的概念,只是改變了上帝觀念,並沒有改變上帝是世界主宰的實質。孔子及優秀的儒者,死後都被祀為國家的公神。君主和儒者是尊奉天命治理和教化民眾的君和師。宋代開始,儒者們用哲學的理氣關係、心性之論,論證仁義禮智之教,忠信孝悌之德,都是天賦予每個人的本性,因此遵守這些原則,乃是自己的本分。儒學本質上就是釋經之學。

另一方面,一些學者認為,不僅儒,而且儒家思想本身也是以人為中心的無神論宗教。中國人重視葬禮,重視家族的延續,重視孝道,重視落葉歸根,對祖先的尊敬可以說是一種習慣。當代中國人部分會把宗教等同於迷信,在言行上拒絕接受宗教,因而往往也不認為儒為宗教。


wiki
回覆 ~.~ 在12/16/2015 1:00:56 AM的回覆:
道教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從歷史來看,這兩個詞指稱過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曾混為一談;現在也仍然有人將二者等同起來。然而,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於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麼,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演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魏晉之後道家思想的傳承演變,現在看來還是模糊而難以說清的,但它對歷代學者文人的影響卻仍是依稀可辨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狹義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時代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流派。

也有學者認為,道家思想與宗教或有莫大聯繫。如聞一多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這哲學或玄學的道家思想必有一個前身,而這個前身很可能是某種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體點講,一個巫教。這種宗教在基本性質上恐怕與後來的道教無大差別,雖則形式上盡可截然不同。這個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們可暫稱為古道教。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的異同,如:道教某些人所謂長生不老,追求成仙、神通之類,而老子並未言及。道教內部的思想本身就很複雜。也不是所有都追求長生不老,追求成仙、神通之類。
回覆 ~.~ 在12/16/2015 1:05:06 AM的回覆:
羅素Rusell也曾說過: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
中國古代的各家,包括儒家,道家,在我看來,就是哲學思想,但他絕對不是神學;後來所謂的道教等也非原本的道家思想矣。
回覆 ~.~ 在12/16/2015 1:13:01 AM的回覆:
最後,關於無神論Atheism:

在廣義上,是指一種不接受,   沒有相信在於,或立論說沒有神明存在的信念,不接受有神論思想和立場。無神論並沒有統一的哲學思想,一些無神論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另一些無神論者可能相信諸如占星術等偽科學。無神論亦經常同不可知論、反神論或反有神論相混淆。無神論者是認為沒有神,不可知論者是認為神的存在是不可知,而反神論者是直接明確反對有神論。

無神論一詞源起於古希臘,最初指的是對較廣為接受的宗教所持有的否定態度,但隨著自由思想和科學懷疑論的傳播,以及對宗教的批評的增多,這一詞語的對象範圍也逐漸狹窄起來。第一個自稱為「無神論者」的人出現在18世紀。今天,無神論人口難以估計,但在某定義下無神論者約占世界人口的2.3%,非有神論者則占11.9%。

由於沒有經驗證據支持,無神論者對超自然的事物持懷疑態度。相信無神論的常見理據包括罪惡問題,啟示不一致論證以及無信仰論證。此外也有許多從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角度出發的不同的無神論論證。儘管很多無神論者的思想都傾向各種世俗哲學(例如人文主義[3]、理性主義和自然主義),但無神論者之間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思想體系。

在西方文化中,無神論者通常只包括無宗教信仰者,但一些宗教系統(如佛教)有時也會被歸入無神論。
回覆 ~.~ 在12/16/2015 10:23:26 AM的回覆:
在此,引用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經一書中所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頗有蘇比諾莎的泛神論之理也!

老子!善哉善哉。
回覆 897 在12/16/2015 2:37:05 PM的回覆:
這是末法哪來的邪師啊
被洗版到都不想來了,貼了一堆自婊的內容
回覆 ~.~ 在12/16/2015 6:29:48 PM的回覆:
妳嘴巴給我放乾淨點!
回覆 ~.~ 在12/16/2015 6:36:07 PM的回覆:
關於開版,

黃昭元,信上帝者下監獄?--從司法院釋字第四九0號解釋論宗教自由與兵役義務的衝突


參照!
回覆 987 在12/17/2015 7:13:36 AM的回覆:
答案是B

考古題有
釋字490寫得很清楚,沒設替代役沒有違憲。當時很多人被判刑,後來行政機關才有替代役的設置。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