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英國教改夢醒
發表人 台灣何時醒?  

發表日期

9/22/2016 8:21:29 AM
發表內容 李遠哲還在龜...

英國教改夢醒了,台灣還要繼續作夢嗎?

文/李峙皞

新上任的英國首相梅伊於9日宣布,中等教育政策將有重大變革,新政府將鬆綁1960年代以來逐步廢止公立菁英中學(grammar   schools)之政策;換言之,行之有年的學區免試入學將不再是通則,學生得透過考試篩選,進入公立菁英中學。這意味著,英國學童在小學畢業時(依英國學制為11歲)便將面臨升學大考,而進入公立菁英中學的學生也無疑將以繼續升學為主要目標。


為何英國政府捨棄自由派教改理念(諸如免試入學、教育均質化、多元發展)、甘冒「不尊重教育專業」之大不韙,「大開倒車」重拾50年前的教育政策?這背後大概有兩個脈絡。

▋始終無法消弭的階級落差

首先,學區免試入學制度並未真正促成教育機會平等的理想。由於校風、師資、學區居民社經地位等因素的差異,不同的公立普通中學(comprehensive   schools)在教學資源與升學表現上仍存在相當的落差。於是,有辦法的家長們便競相透過購屋、租屋的方式遷入優良學區,確保子女進入好學校。誠如梅伊批評,「在現行學校體系下,篩選還是存在──透過房價、透過財富來篩選學生。這完全是不公平的。」   

不只如此,社經條件更優渥的家庭直接將子女送進私立明星中學。這些學校收取高額的學費[1],能夠提供遠優於公立普通中學的學習環境,成果自然反映在升學表現上。2014年英國教育部的報告指出,私校畢業生錄取重點大學(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的比率是公立中學畢業生的3倍,進入牛津、劍橋大學的比率更高達5倍之多[2]。

少數富裕私校畢業生壟斷高教資源、輕鬆成為「人生勝利組」、進而掌握國家權力之現象,在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主政期間尤其為人詬病:除了卡麥隆本人,當時被看好成為卡麥隆接班人的財相奧斯邦(George   Osbourne)、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及與卡麥隆組成聯合政府的自民黨黨魁克列格(Nick   Clegg),皆出身私立貴族學校、考入牛劍、在仕途上平步青雲,40多歲時便到達權力頂峰。富家子弟的私校終南捷徑對於追求機會平等的免試入學制度來說,無疑是一大諷刺。

相對於此,出身改制前公立菁英學校、自承與私校畢業生的社交圈格格不入的梅伊,以其在脫歐公投後意外取得的權力,恢復公立菁英中學、抗衡私校優勢,絕非偶然、唐突之舉。

▋專家真的有用嗎?

英國顛覆教改政策的第二個脈絡,同樣與脫歐公投相關,是英國社會近年來對於專家的質疑。自二戰以來,標榜自由開明、理性客觀、追求社會正義的自由派學者專家們長期主導公領域討論,其所頌揚的自由主義價值儼然成為英國公共政策的指標;然而,近年來,這些「政治正確」的理想主義修辭顯得愈來愈不切實際、愈加背離大眾的生命經驗。脫歐公投的通過便是最佳例證:即便多數大學教師、主流自由派媒體、左右兩黨大力支持遷徙自由、強調移民與英國社會的互利關係,這些專家意見並未說服大眾、減緩後者對於移民問題的焦慮。一位脫歐派政治人物或許說出了英國大眾的心聲:「人民要相信自己……英國人已經受夠專家了!」

同樣的,在教育政策上,50年來專家們所主導的教育改革成果也備受質疑。以教學為例,部分大眾將近年來英國學童學習成效不彰,歸罪於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學習動機、多元發展的「進步式教學」。英國公共電視BBC於去年夏天播放的教育實驗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中式學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將中國填鴨式教育帶入英國普通中學、比較新舊教學模式之優劣,充分反映出英國社會對於進步式教學的信心不再。

回到廢止公立菁英中學的議題上,專家們基於促進教育平權而提出的免試入學制度,其實踐結果,竟助長了私校的優勢,反而擴大資源分配不公、阻礙社會流動。經歷教改50年的英國社會,顯然有理由拒絕再被學者專家牽著鼻子走。

▋台灣應該注意前車之鑑

雖然梅伊政府的教育新政能否抵擋專家學者排山倒海而來的批判聲浪,還有待觀察,但此議題反映出自由派教改理想在現實中的諸多弊端,對於正步向「進步式」教育體制的台灣社會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英國的前車之鑑在先,台灣主導12年國教、學區免試入學的學者專家們,應有義務說明台灣如何能夠避免重蹈英國之覆轍,亦即,在廢除公立明星中學後,政府如何能夠避免明星私校的興起?如何避免中上階層將子弟送入師資良好、升學導向的私校,而弱勢學生只能別無選擇地接受均質化、「快樂學習」的公立教育,最終在升學競爭中接受必然的挫敗?只是冠冕堂皇地重複「資源再分配」、「國家要將每個人當作菁英來教育」等理想論調,無視於「資源有限、競爭無窮」的事實,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